工作计划|2020中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三 )


第二,再把课本读“薄” 。根据记忆规律,我们过一段时间还要重复复习一个前面我们复习进的内容,但时间有限,我们必须找出可行的方法!我的建议是:每进行完一个阶段(也就是两课),就要及时地总结一下,用一个专门的本子,列出两课的知识框架结构,并找出里面重点的知识和自己认为比较难的知识点,以备日后快速有效的复习 。同时要做一个习题集,记录下那些自己做错的且比较重要的试题,每次考试前都要抽时间翻一下 。
三、处理好课内和课外的关系
如果考生的政治基础比较好,那么只要做好上面的两步,并跟上老师的复习进度,就基本可以了 。但是如果考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那就要投入比较多的时间来做好第一步,除了课内要跟上老师的复习进度,还要安排好课外时间 。比如,要抽出时间记忆知识点和知识框架结构;要抽出时间做一定量的习题;要抽出时间理解和消化课本的重点和难点内容 。在这个时间的安排上,我认为:前一类学生的课外时间投入是每天50分钟左右,而后一类学生的课外时间投入最少要90分钟,用30分钟时间记忆,30分钟理解,30分钟做题,等到基础知识牢固了,可以适当地减少课外的时间的投入 。那种靠考前突击记忆的做法是十分有害的,历次实践证明:如果平时没有时间,那么考前更没有时间,也没有好的心态去记忆,政治虽是文科,但同时要把功夫放在平时 。
四、注意时事政治的积累
政治科考试的特点是和当年的时政结合紧密 。因此“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背政治书”的做法无疑也是错误的 。所以,我们要在平时注意积累时政 。步骤有两个:
第一,在平时注意把当月的重点时政记录下来,并作一归类 。可以分为政治类、经济类、文化类、科技类、体育类等,特别要注意各个领域内的重大时政 。
第二,在积累时政的过程中,把其与课本的复习相结合,学会自己命题 。这一步要求考生多角度、多方面去分析时政,用所学的知识自己跟自己提问,同时要注意平时考试中知识点和时政的结合角度 。
时间安排 。由于各学校情况不一样,所以考生的时间安排要和本学校的教学进度相吻合 。下面仅以我们学校的时间安排为例给出建议,希望考生能举一反三,合理安排自己的课外时间 。第一轮复习时间总体控制一般在两个半月,而政治常识相对于高三应届生而言比较陌生,所以用一个月的时间学习 。考生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如果哪一部分相对薄弱,就要投入的时间长一些 。可以在跟随老师同步复习的同时加大自己弱势部分的复习 。找出每天中自己记忆力比较好的时间段记一些比较难记的东西,找出自己理解力比较强的时间段做一些自己认为比较难的部分的试题 。但是要注意量,不可能花所有的课外时间去学习政治,毕竟还有其他功课,所以要合理安排好每一天的时间 。比如今天有政治课,那么今天的课外时间就适当少分一点时间给政治,只需把课堂上老师讲的消化一下就可以了;如果今天没有政治课,那就多分一些时间给政治,自己合理安排时间,可以预习下一节要讲的内容,也可以单独找一些试题做一下以巩固自己学过的知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