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旱灾害的现状|水旱灾害预防与应急机制调研报告( 二 )


九十年代以来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统计表(亿元)
1949年以来,全国年平均受旱面积3.21亿亩,其中成灾面积1.38亿亩,全国平均每年因旱损失粮食142亿公斤,其中有13年发生严重干旱灾害,相当于4年左右发生一次重旱,受旱面积均超过4亿亩,成灾面积超过2亿亩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农业和城市生活用水急剧增加,加上水环境恶化,可用水量减少,我国旱灾发生频率呈上升趋势 。1991~2002年年均因旱受灾面积4.15亿亩,其中成灾面积2.19亿亩,年均因旱损失粮食286亿公斤 。另外,因旱造成数百座城市缺水,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巨大 。
3、水旱灾害对我国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在各种自然灾害中位居第一位,损失约占全部各类自然灾害的60%以上,重大水灾往往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安定与国家的盛衰 。中国自古就有“治国先治水”之说 。其主要表现为对国民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的影响:
【中国水旱灾害的现状|水旱灾害预防与应急机制调研报告】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洪涝灾害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主要包括:对农业、交通运输、城市和工业的影响及对水利设施的破坏 。1949~1993年期间全国粮食总产量平均增长率为3.43% 。而受洪灾影响,1954年的粮食总产量增长率仅为1.61%;1991年增长率为-2.45% 。洪水对铁路、公路等交通干线的破坏十分严重 。据统计,从1981年至1990年,由于山洪、泥石流等洪水灾害造成全国主要铁路干线平均每年中断行车120余次,在大洪水年份中断行车现象更为严重 。如1954年江淮大水,京广线中断100天 。网http://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