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国天才,用22年造出了世界排名第一的望远镜,他到底有多牛( 三 )
一晃12年已经过去 , 南仁东就像一个老父亲一般倾尽全力 , 付出的是汗水 , 更是心血 。
而看着多年来一路伴随着他的学生和同事 , 南仁东在心里默默地下定决心 , FAST只准成功 , 不许失败 。
然而 , 2006年的夏天 , 国际评委会最终决定了大射电望远镜的落成地是澳洲和南非 , 中国落选了 。
南仁东哭了 , 但是他没有认输 。
别人不给我们建 , 那我们就自己来 。
【05】2008年 , FAST项目终于立项批复了 , 那一年 , 南仁东63岁 。
从此 , 南仁东就像“长”在了基地一样 , 每时每刻都在研究FAST的建造 , 事无巨细 。
然而 , 项目没进行多久 , 他就遭遇了一大难题 , 要建造的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需要依靠索网的柔性伸缩调整反射面 , 进行定位和追踪信号 。
但是 , 索网的抗疲劳度不够 , 这就意味着整个计划可能会功亏一篑 。
南仁东当即决定从基础材料实验做起 , 从单丝组成单股 , 再从多股组成整索 , 一步步做实验 , 一层层查问题 , 失败了 , 找原因 , 再继续 。
在反反复复的失败中 , 钢丝断裂了无数次 , 人人感到心灰意冷 , 但南仁东总会不厌其烦地到现场仔细观察断裂口和断裂位置 。
最后 , 南仁东发现造成断裂的根源在于锚固结构 , 于是 , 根据他的要求改进了索制品的锚固结构 , 研发出了一种新型结构 , 索网疲劳问题迎刃而解 。
【|一个中国天才,用22年造出了世界排名第一的望远镜,他到底有多牛】这前后共经历了两年多时间 , 南仁东的脚步遍布全国 , 但他从未想过放弃 。
2013年12月31日 , FAST工程圈梁合龙 , 南仁东第一个爬上了圈梁 , 像个男孩一样高兴地奔跑 。
这是专属于南仁东的时刻 , 曾经所有的磨难都在这一刻被兴奋和激动所替代 , 而此时 , 南仁东的身体却每况愈下 。
他总是会咳嗽不止、呼吸困难、疼痛难忍 . . .
他被诊断为肺癌晚期 。
可进行了第一次化疗后三个月 , 他就又返回了贵州工地 , 因为他知道 , 基地离不开他 。
2016年9月25日 , 历经22年 , FAST终于落成启用 。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终于建成了 , 它被称为“中国天眼” , 国之重器 。
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转动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 , 美国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口径后增加到350米 , 但是它不能转动 , 德国在波恩建造的可转动抛物面射电望远镜口径仅有100米 。
不论如何对比 , “中国天眼”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射电望远镜 , 这意味 , 中国天文学的发展将一跃进入世界前列 , 我们用了22年时间 , 造出了世界排名第一的望远镜 , 从此 , 中国天文研究再不用看别人的眼色 。
竣工庆典 , 大窝凼基地上 , 万人沸腾 , 所有人都在为这激动人心的时刻 , 欢呼雀跃 。
等到宾客离场 , 南仁东留了下来 , 他在FSAT观测系统前 , 看星星看到了深夜 。
这是他最后一次出现在FSAT基地 。
2017年9月15日 , 一生热爱钻研 , 从不放弃的南仁东终是被癌症“打败”了 , 直到去世 , 他也没能知道天眼追踪到脉冲星的消息 。
南仁东天性自由浪漫 , 却背负着责任和理想走进深山十几年 , 为“中国天眼”项目花费22个寒暑 , 真正做到了 ,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南仁东被叫做“中国天才” , 他却自称:我不是天才 , 只是个战术型的老工人 。
都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望得更远 , 而南仁东用他那并不高大却足够坚定的身躯筑起一道高墙 , 让更多人有机会去仰望星空 。
南仁东离开了 , 天上多了一颗“南仁东星” 。
南仁东离开了 , 中华大地上多了一个“中国天眼” 。
南仁东离开了 , 而他热爱钻研、执着探索、高尚奉献的精神却影响了一代人 。
只是 , 他走得太早 , 我们还来不及说句“感谢” 。
谢谢您!南老 , 您辛苦了 , 一路走好~
. END .
【文| 多儿】
【编辑| 改改】
推荐阅读
- 两个智人都打不过一个尼安德特人,这么强壮的人种,为何会灭绝?
- 中国空间站太阳能转化效率30%!美国不服:我换电池
- 绑架李诚,硬刚警察,浑身缠满炸弹收赎金,20世纪最后一个悍匪
- 事关月球采矿控制权,美国拒绝与中国合作,没想到中方已抢先一步
- 一个神秘物体,既不像超新星又不像脉冲星:它是什么?
- 中国天眼收到外太空“警告”? 霍金生前或说对一件事!
- 女子不能回家过年,视频中看到母亲一个人吃饭,边吃边看门外面
- 3亿年前,陆地是一个整体,从中国可以走陆路去澳大利亚
- 中国股市:KDJ用法,交易秘诀,建议收藏
- 年轻时坚决只生一个女儿,20年后我后悔了,几个现实问题难以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