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康复中心|关于对郑州残疾儿童康复中心的一些感想
3月八号一早,由张珂、丁家明等八位同学组成的4班志愿者分队前往郑州市残疾儿童康复中心,进行了一次有意义的,深受感触的社会实践活动 。在帮助残障人士的同时,也略微产生了些思索和感触 。
首先,我们到达目的地后,如果不看墙上的挂牌,还以为门口的装潢是政府部门的入口处 。在上了锁的玻璃门后面,坐着一个面容严肃且忧虑的瘦削大爷,直到我们说明我们的来由,他才略微放松警惕,去找开锁钥匙 。
进入大厅,迎面走来一位年近七旬的老太太,她在感谢我们赠送的面粉后,就领着我们往二楼走 。在二楼的一个房间里,理发师正给我们将要帮助的对象剪发 。这其中,有穿睡衣的胖头青年,有骨瘦形销的高个中年,还有坐在轮椅上的小孩等等 。呜呜的推子声掩不住房间里嘈杂的声音 。他们似乎很快乐地对我们这群陌生人笑,是那种充满期望,却又不知从何而出的笑 。
旁边的工作人员并没有像我们介绍这些孩子,他们各聊各的,对我们的帮助只重复着:“等剪完” 。我们就等 。这时,从楼下跑来一个10岁左右的男孩,看样子非常高兴,与当时十岁的我们一样,阳光,活泼,好动 。仔细一看,却不同了:脑袋偏小,鼻子扁平,自始至终都在尖声大叫 。他一下子抱住了我 。出于本能,我轻轻推开,并开始问他叫什么,几岁了,在这里快乐吗等等 。面对回答,他一个劲的笑着摇头,并对我喊”姐姐” 。我很无奈,也很无解 。
我们就来回地上下楼,等待着一群未知的不幸者 。在这期间,我们走进了一楼的一个用透明玻璃围成的画室 。这里摆满了油画,刺绣,国画之类的作品 。往里走,之间几个女孩正在用油墨作画,走近一看,正在用几种不同的颜料在刻画好的沟沟槽槽中填出一朵花 。对于我们的到来,她们只有沉默 。为什么?她们不欢迎我们吗?正要去问,走来的一个体型短小的女孩用熟练的手语给她们几个姐妹们打招呼 。我们顿时明白了 。我们提出和她们其中一个漂亮的姐姐合个影 。她并没有拒绝,反而甜蜜地笑了起来,就像温暖的春风 。显然,她们无声的世界里充满着对世界,对生活无限地热爱 。她们和我们一样大方,自然,聪慧 。上帝给她们关上了声音之门,必定会为她们打开心灵之窗 。
终于剪完了 。我们主动提出为他们洗发 。他们不管是什么事情,听到后总是非常乐意 。可这毕竟是经过工作人员的许可的 。走到二楼的最近头,有两间屋子,一个是浴室,一个是厕所 。这其中散发出的恶臭,简直令我作呕 。我赶忙跑出了5米远,可那个等着我洗头的“大哥们”还在“傻傻地”冲着我笑 。我想:就忍一忍吧!这个“大哥们”是一个智力有问题的,和我差不多大的男孩 。他能听得懂我的“弯腰,闭眼,伸脖子,勾头”等指令,却无法回答我4个字以上的问题 。他很安静,一动也不动,仿佛一切人都背叛他,他却全然不知 。紧接着又来了一个 。他更安静,看起来比其他人都成熟 。我让他稍等,之后跑去找一条干毛巾 。可问了一大圈,工作人员说:“你把湿毛巾拧一下,给他们稍微擦擦就行了” 。我疑惑:“这样不会感冒吗?还有其他的干毛巾吗?”“牟了!"哦,原来偌大的“福利院”只有两条毛巾 。可单纯的不幸者们哪里知道,又哪里懂得这些?他们感受不到社会的温凉,就犹如“大哥们”不知道自己在水池旁冲头时,水的温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