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城镇化|以“经营城市”理念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 二 )


二、以“经营”理念 , 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 , 是推进农村城镇化的重要支撑
(一)工业园区筹建是否需要“经营”?当前 , 大力发展工业园区和加快工业向园区集聚 , 作为提升我市综合经济实力和推进城市化的主要抓手 , 已成为各级、各部门的共识和工作重点 。在新一轮的“园区热”中 , 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些问题:大投入如何得到大产出?人、财、物的投入量怎样配置才能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即投入是否能达到预期的回报目标?资金投入的速度和规模控制的合理性即有限资金投入的侧重点和方向等等问题 。要正确圆满地回答这些问题 , 仅靠行政管理的思路显然是无法解决的 , 只有借助于经济管理的手段和方法 , 对每个问题进行科学的评估和测算 , 才能避免投资决策的盲目性 , 使园区建设步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所以园区筹建的决策过程其中包含了“经营决策”的过程 , 园区筹建既需要“行政决策” , 也需要“经营决策” , 两者互为前提 , 互相依存 。
(二)如何“经营”好工业园区?我认为主要是这样几方面:一是要有一个灵活的经营主体和一帮有经济头脑的经营者 。主体问题容易解决 , 成立一个“园区有限公司”就能展开 , 关键是园区的筹建者必须要使用那种有经济头脑、又善于经营的人 , 把园区筹建同其他行政性筹建的用人标准区别开来 。要注重加大人才尤其是资本运作方面人才的引进、使用力度 , 以人力资本激活和放大园区经营资本 , 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最优的效益 。二是要确立“软环境”也是“经营资本”的思想 。当前 , 园区招商引资的竞争可以说是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现在 , 苏南地区的招商引资走在全国前列 , 有很多成功的经验 , 他们先进的招商理念即是其中之一 。表面上看 , 各地招商引资打的都是基础设施的“硬件”招牌 , 其实关键还是软环境之间的竞争 , 软环境不好 , 硬件建设最好也没有用 。目前 , 一些国家级的开发区提出的几通几乎都是软环境方面的“通”和“平”建设 , 对本地投资环境向外界作出较多承诺 , 而把硬件设施建设作为最基本的要素 。因此软环境也是园区建设中的经营资本 , 而且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经营资本 。三是要注重园区的特色经营 。由于各地的产业基础、地理位置和经济实力不同 , 我认为镇级工业园区建设的主攻方向应该是建成为区域特色工业集聚 , 实行专业化生产 , 具有一定产销规模的特色工业园区 , 有特色的园区才是成功的园区 。园区建设一定要以整合提升当地特色产业为目标 , 就象改革开放初期我市发展块状经济时的“一镇一品”一样 , 每个园区都要立足当地产业基础 , 强化个性 , 形成自身特色 , 以特取胜 , 切忌盲目攀比 , 相互仿效 , 搞成农村工业的简单迁徙和拼凑 。四是要关心和培植工业经济中的“弱势群体” 。我市工业经济较为发达 , 但尚有很大一部分小企业和家庭作坊式的企业存在 , 这其中不乏有优秀的企业和经营者 , 小企业中的一部分很有可能成长为今后的中企业或大企业 。目前我市用地紧张 , 对这些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构成了很大制约,而城镇化过程中又需要引导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 。因此 , 园区建设中应有关心和培植这些“弱势群体”的政策和措施 , 而这些政策和措施正是工业园区经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园区建设既要吸引规模企业进入 , 为其营造良好的发展平台 , 又要为中小企业创造条件 , 有步骤地建设一批标准厂房 , 把分散的、不成规模的、个体作坊式的企业引导到园区经营 , 为规模企业协作配套 , 缩短产业半径 , 延长产业链 , 真正成为本地优势特色产业的集聚高地 。网http://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