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 冒着被BYD起诉的风险,来谈谈比亚迪汉EV对撞起火事件!


威海 冒着被BYD起诉的风险,来谈谈比亚迪汉EV对撞起火事件!
文章图片

威海 冒着被BYD起诉的风险,来谈谈比亚迪汉EV对撞起火事件!
文章图片

威海 冒着被BYD起诉的风险,来谈谈比亚迪汉EV对撞起火事件!
文章图片

威海 冒着被BYD起诉的风险,来谈谈比亚迪汉EV对撞起火事件!
文章图片

威海 冒着被BYD起诉的风险,来谈谈比亚迪汉EV对撞起火事件!

【威海|冒着被BYD起诉的风险,来谈谈比亚迪汉EV对撞起火事件!】最近 , 懂车帝原创节目《懂车试验场》上演了《比亚迪汉EV高速对撞极狐阿尔法S , 静置2天后汉EV起火》 , 节目中两车以64km/h的速度进行50%偏置对撞的方式 , 在碰撞测试48小时之后 , 比亚迪汉EV在全车断电 , 弱电都已经下电的情况下 , 居然起火燃烧了 。
在节目播出之后 , 比亚迪就发布了官方说明 , 比亚迪把重点聚焦到了冷却液的颜色和导电的问题上 , 宣称实验中用的红色冷却液是导电 , 所以才会导致起火 , 并且希望媒体在测试之前 , 可以预先与企业进行交流和探讨 。
随即 , 懂车帝也发布了官方说明 , 主要说明了节目立场 , 即不存在商业合作和为帮助消费者做好购车决策 , 帮助厂家改进产品 。
冒着被比亚迪起诉的风险 , 本期话题 , 我想谈一谈对于比亚迪汉EV撞起火事件的看法 。
第一 , 懂车帝碰撞实验采用的车辆是在市场购买 , 且没有表明媒体身份购买 , 完全和C-NCAP、中保研一样的采购渠道 , 不存在企业送测环节 , 这也可以排除企业“送特供车应试”的情况 。 在这一点上 , 作为汽车行业从业者 , 我们还是非常佩服懂车帝 , 总之“自费买车 , 就是硬气” 。 不得不说 , 这样的做法 , 开创了行业先河 , 足以载入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册 。
第二 , NCAP、中保研作为国内专业的汽车安全碰撞机构 , 并没有做车头对车头的的64km/h对撞 , 在国内还属于空白 。 在实际的驾驶中 , 两车都是动能相撞 , 更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在国外也有类似的碰撞实验 , 懂车帝算是填补了国内这一碰撞实验的空白 。
第三 , 比亚迪官方说明中把锅甩给了“红色冷却液” , 殊不知很多比亚迪汉EV的车主表示 , 他们的冷却液就是同款 。 比亚迪官方的甩锅理由自然就站不住脚了 , 从第一点中 , 我们就可以看出 , 这碰撞车就是和消费者买到的是一样的量产车 , 不存在特殊性 。
第四 , 比亚迪官方说明中提到 , 希望媒体在测试之前 , 可以预先与企业进行交流和探讨 。 这一点 , 显然有点自说自话 。 既然懂车帝都说了 , 没有商业合作 , 要客观做节目 , 那就没必要预先进行交流和探讨了 。 车都是自费买的 , 怎么撞 , 厂家自然也没权利干涉了 , 这样的节目 , 也值得我们花16分钟去把它看完 。
第五 , 就此次事件来说 , 比亚迪公关是失败的 。 在没有调查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 , 就妄下结论 , 结果给自己挖了一个更大的坑 , 给自己打脸 。 作为一个上市公司 , 如此草率 , 实在不应该 。 比亚迪公关的不作为 , 导致了更多媒体的解读和二次传播 , 再一次扩大了此次事件的影响力 , 证实了比亚迪电动汽车的不安全 。 这样的公关事件 , 成为了行业的反面教材 , 值得汽车同行学习和警醒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