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每天1个科学小知识 , 培养孩子科学素养 。
文 | 魔力科学小实验 , 本文为原创 , 欢迎关注及转载分享 。
气球是一种既坚强又脆弱的东西 , 能承受几十公斤的成人重量 , 比如之前做过的实验《踩不破的气球》 , 70公斤重的奶爸踩在气球上也没压爆它 , 但一根小小的尖针又能让气球彻底被摧毁 。 大家有没有想过 , 吹大的气球用针在侧壁扎个小洞 , 气球不是慢慢泄漏 , 而是瞬间爆裂 , 这是为什么呢?今天的实验也许能解开你心中的谜团 。
实验所需材料
工字钉、气球、塑料墨镜
实验操作步骤1.将气球吹大 , 用工字钉快速刺向气球中间 。
2.气球中灌入自来水 , 打结后悬吊在空中 , 同样用工字钉刺向气球中间 。
3.刺向气球中下部 。
4.从气球上部穿刺 。
现象及原理分析
通过上面的实验我们发现:无论是充气还是灌水后的气球 , 用工字钉从气球的上、中、下三个部位对准气球施力 , 气球均是瞬间爆炸 , 并非慢慢漏气或者漏水 。
气球爆裂瞬间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神奇的现象呢?原来 , 充气或者灌水后的气球 , 气球内部压力大 , 气球表面呈张紧状态 。 刺破气球后 , 气球在橡胶强大的收缩力的作用下 , 沿着裂口处迅速撕裂爆炸 , 此时气球里的水由于惯性 , 在短时间内“悬停”在空中 , 仿佛一个水球 。
用高速镜头记录的气球爆炸瞬间还是挺美的 , 在水气球上挂一幅轻质的高颜值墨镜 , 气球炸开后 , 墨镜便戴在了水球上 , 又萌又美~
气球爆裂瞬间
从中间部位刺向水气球
从下部刺向水气球
从上部刺向水气球
再唠5毛钱的科普
该实验的核心机制在于气球的材质——橡胶 。
橡胶是一种有弹性的聚合物 , 可以是人工合成的 , 也可以从植物中获取 , 因此 , 根据获得方式的不同 , 橡胶也理所当然的分为合成橡胶与天然橡胶两类 。 东南亚是天然橡胶的主产区 。
1770年 , 英国化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橡胶可用来擦去铅笔字迹 , 当时将这种用途的材料称为rubber(橡皮) , 此词一直沿用至今 。 所以 , 今天咱们使用的橡皮擦就是橡胶制品 。
气球同样也是一种典型的橡胶制品 , 具有优异的弹性 。 橡胶的分子链可以交联 , 交联后的橡胶受外力作用发生变形时 , 具有迅速复原的能力 , 并具有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 。 如果细心观察可以发现 , 在气球的两端 , 橡胶比较厚 , 所以强度较大 , 比表难以穿破 , 甚至用牙签穿刺后也不会漏气 。
不过 , 需要提醒的是 , 充气后的气球爆炸存在一定的危险 , 要远离儿童 。
脑洞时间
除了今天实验中的方法 , 你有什么办法在气球侧面扎洞气球保持不爆炸吗?欢迎留言区探讨 , 咱们下期见!
实验注意事项
本次实验用工字钉 , 需谨防锐器伤人 。 儿童请在成人监护下操作实验 , 并确保安全 。
往期精彩实验回顾:
魔力科学小实验 , 气球装上水放在火上烤 , 居然不会破
魔力科学小实验 , 螺旋状的纸片 , 放在蜡烛火苗上方自动跳起了舞?
我是一名理工硕士奶爸 , 爱生活、爱科学 , 陪娃做了400多个“魔力科学小实验” 。 关注订阅我 , 每天3分钟 , 陪孩子在家做个小实验 , 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
推荐阅读
- 美科学家发现:银河系旋臂已发生“断裂”,银河系是否正在解体?
- 除了黑洞还有白洞?爱因斯坦:白洞是黑洞的反演,能穿梭时间
- “黑洞很黑,我想去点亮”
- 一百多颗恒星“消失”,是什么原因?科学家怀疑是外星文明干的
- 天文学家在银河系附近发现一个古怪的黑洞,所在之处令人难以理解
- 天文学家对银河系中心进行“考古发掘”,结果发现了一条笔直的线
- 天文学家拍到一条巨大的“DNA双螺旋体”,与时空奇点相连
- 人类伟大的进步!黑洞碰撞传出神秘信号,或证明霍金最伟大的预测
- 任何单一的星系都揭示了整个宇宙的组成
- 了解黑洞吗?如果不小心掉了黑洞,你猜还能出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