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业|2010年渔业水产业工作总结( 三 )


您可以访问()查看更多与本文《2010年渔业水产业工作总结》相关的文章 。
(四)强化示范,加快高效渔业的推进力度 。一是强化技术示范 。围绕七大主推品种、七大优化养殖技术模式,开展科技示范及推广活动,全面推行水产安全标准和生态健康养殖技术;在区内两家标准化及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场,推行12种无公害养殖操作规程;5个苗种繁育基地全面实行了苗种生产许可证制度;初步建立起养殖过程中的三项登记制度(生产记录、用药记录、标签记录);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证和产品认证率达到90%以上 。二是突出区域发展重点 。重点培植纪南、川店、马山、太湖、八岭等5个养殖水面万亩以上,产量万吨以上的水产大镇(管理区);八岭北湖桥、太湖王巷队、纪南董场、九店、岳场等5个养殖水面千亩以上的水产大村;弥市漳泊湖渔场、太湖养殖场、马山荆堤渔场、纪南徐家湖养殖场、丁家咀养殖场等5个千亩以上的养殖场 。三是建设养殖示范小区 。全区共培植五大特色水产示范小区,即太湖王巷3000亩虾稻连作养殖示范区、纪南雷湖5000亩青鱼养殖示范区、纪南岳场5万平方米网箱养鳝养殖示范区、马山、川店1000亩中小型水库仿生态养鳖示范区及弥市漳泊湖1000亩18221池塘高产高效养殖模式示范区 。
(五)加大投入,提升特色基地的建设档次 。全区有精养鱼池近8万亩,大多数开挖于上世纪80年代,目前已淤塞严重,日益老化,完全不能适应高效、现代养殖的需要 。因此,近几年来,在全区广泛开展了鱼池改造升级,特别是主要产品特色基地,做到清淤护坡、鱼池达标,路渠升级、配套达标,模式优化、效益达标 。2010秋冬,投入改造资金550多万元,重点完成了纪南镇雷湖青鱼养殖示范区4000亩连片开发、马山镇荆堤渔场1000亩连片改造和太湖5000亩虾稻连作示范基地建设 。今年又提出了主抓精养鱼池改造升级,实抓主要渔业生产基地的设施建设,重抓水产加工龙头企业规模扩展,细抓渔业经济组织的规范化建设,狠抓休闲渔业及设施渔业的发展壮大的水产开发工作思路,力争全区今冬明春完成改造精养鱼池4万亩,新增精养鱼池面积0.5万亩,新增野生寄养小龙虾面积1万亩,恢复利用或新增设施渔业面积2.5万平方米 。
三、水产业发展规划和发展方向
根据发展城郊现代渔业,创建特色水产大区的思路,2010年,规划全区养殖面积达到20万亩(含虾稻连作5万亩),水产品总量达到10万吨,水产业产值达到10亿元;其中名特优面积10万亩,产品总量8万吨;水产业为农民增收贡献率达30%以上,水产业产值占种养业产值的35%以上 。
(一)发挥城郊优势,建设现代高效渔业经济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