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家长会发言稿|中班家长会点滴感想


--与孩子一起成长

今天有点小激动 , 回到家后忍不住敲击起键盘 。

傍晚6点半开始家长会 , 8点多结束 。一半家长发言 , 一半家长倾听 ,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 应该说参加的每个人多少会有点感悟 。

想到几点跟大家聊聊:

1、目前教师的工作状态 , 笔头工作越来越多 , 说实话对着电脑快乐指数并不高 。还好有半天时间是对着我们的孩子 , 与孩子的交往过程中 , 快乐指数反而比较高 , 一个半天总会有一些有趣的故事发生 。同事之间也会及时分享!

2、聆听发言以后 , 建议大家关注一个词语:过犹不及 。任何教育理念、教育行为都不能过了 。比方说争第一名的事情 , 在集体中争第一名是件很辛苦的事情 , 俗话说人外有人 , 山外有山 。记得我在小学里参加家长会的时候 , 感觉比自己更用心的家长有 , 比自己更尽力的家长也有 。家长之间的区别 , 关系到孩子之间的区别 , 既然自己不可能事事做到第一名 , 那就没必要鼓励我们的孩子做到第一名 , 特别喜欢说“宝贝 , 你很棒” , “宝贝 , 你最棒”的家长 , 老师也建议说此类激励语言的时候也要看看场合、看看时机 。当然做任何事情的时候 , 个人的努力是必须的 , 但是第一名的概念不应该强化它 , 而应该淡化它 。否则以后给自己、给孩子添堵的几率会多几成 。

3、过犹不及的另外一种现象是顺其自然 。在这个问题上自己有切身的体会 , 曾经我也偏向于对孩子顺其自然 , 尊重儿童的天性 , 但是等我的女儿读了小学以后 , 我发现我的孩子过于自然 , 跟老师顶嘴 , 跟家长没礼貌 , 自己的主意很多 , 紧接着自以为事的毛病来了 。冷静下来看看一起长大的小伙伴 , 从大班后半学期开始学写字 , 坚持几年以后 , 一手漂亮的钢笔字 , 他们在练字的过程中 , 学会了克服困难、跟毅力交上了朋友 , 学习好 , 习惯也好 。所以适当的管束也是有成效的 , 过份崇尚自然、民主的家庭 , 也会有缺陷点 。

4、对人要宽容 。在幼儿生活中 , 有长辈、有朋友、有老师、有同伴 。先说长辈 , 他们的观点跟我们有分歧很正常 ,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 , 剥夺孩子学习动手的机会那是不对的 。一般情况下不要互相指责 , 更不要正面冲突 , 因为生活在指责中长大的孩子 , 将来容易怨天尤人 , 所以为了孩子有一个和睦的环境 , 不要互相说对方的不是 。再来说老师 , 老师有各种各样的风格 , 有的老师比较严格 , 有的老师比较宽容 , 严格有严格的好 , 宽容有宽容的优势 , 传说中的好老师、好学校需要论文课题活动的支持 , 老师专注于业务这一块工作 , 一个人精力有限 , 花在学生身上的时间精力未必很多 , 如果为选择学校选择班级这种事情纠结就没必要了 , 没有什么特殊情况总是我们来适应这个大环境 , 很少会出现环境来适应我们状况 。背后评价老师也应该注意方式 , 我经常会在各类兴趣班里听到一些怨言 。或许老师的一句话 , 一件事情没有符合自己的口味 , 在背后抱怨指责 , 那就更没必要了 , 今天裤子穿反了 , 明天衣领没翻好 , 即使偶尔摔了一跤都是很正常的 , 如果那位老师听到你的抱怨 , 我估计今后你们家孩子不用参加集体体育运动了 , 因为只有在旁边看才是绝对安全的 。看问题要看三年的总变化 , 总得来说孩子还是在进步 , 只是快慢不一样 。记得看到过芮成钢在《虚实之间》里说过一句话:观点不同、角度不同 , 这是世界的本来面目 , 教育也是这个道理 。最后说对同伴的 , 对幼儿园的朋友更加没有必要去指责了 , 物以群分、人以类聚 , 孩子们在一起也有一个小群体 , 那些乖巧的孩子在一起几乎不会发生矛盾 , 玩的不仅开心而且会不断提升游戏的水平 , 反之呢?我们可以想象这样的现象 , 下课无所事事 , 就在教室里乱跑 , 如果再加上家长还不体谅教师管理的难度 , 再来说点某某又欺负他家孩子之类的 , 估计老师也不想跟你说些什么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