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农业和畜牧业的缺陷导致玛雅军队无法远征 , 以致玛雅文明发展了2000多年都没有统一成为一个国家 , 而是一直被分割成近100个小国 , 彼此间争战不休 。如果明白了玛雅历法是怎么回事 , 不难发现“2012”纯属巧合 , 没有任何实际含义 。
一个摄影师危地马拉的丛林探索:因为“2012”的缘故 , 很多人对玛雅文明产生了兴趣 。 而玛雅文明的崩溃 , 正是考古界最大的疑案之一 , 存在很多种假说 。 对于旅行者来说 , 在玛雅古迹当中寻找崩溃前的蛛丝马迹确实是一件很有吸引力的事情 。 蒂卡尔古城中心广场北面和南面的卫城遗址就为爱好探秘和推理的旅行者提供了一个绝佳的“犯罪现场” 。虽然西班牙殖民者早在18世纪中期就发现了玛雅古迹 , 但普通公众对玛雅文明的兴趣却是源自19世纪40年代出版的一本美洲游记 。 1839年 , 美国探险家约翰?史蒂芬斯和画家弗里德里希?卡特伍德组织了一个探险队考察了尤卡坦半岛 , 两人了两年的时间找到了44个玛雅古城 , 并把这段经历写成游记 , 出版后受到全世界读者的狂热追捧 , 被后人誉为19世纪最杰出的探险类文学作品之一 , 好莱坞系列电影《印第安纳?琼斯》基本上就是以史蒂芬斯为原型编出来的 。
只有贵族才有资格打仗:面对蒂卡尔如此宏伟的建筑 , 确实很难想象这是1000多年前的玛雅人仅用石器作为工具建造的 。 不过 , 广场旁边的一座小金字塔提供了部分答案 。 那座名为“失去的世界”(The Lost World)的金字塔被考古学家从中间挖开了 , 露出了里面一个很小的金字塔 , 同位素检测证明它建于公元前800年 。 原来 , 玛雅人认为世界每52年轮回一次 , 因此每隔52年就在原有的金字塔上再搭一层石头 , 现在大家看到的金字塔都是这样一层一层地搭出来的 。突然 , 二号塔上方传来了一声炫耀式的嘶吼 , 打破了广场的宁静 。 “这里每天都能见到这种没有教养的美国游客!”导游用低低的声音咒骂了一句 。 我顺着声音看过去 , 果然见到一个光着上身的男性游客在冲下面的同伴挥手 , 同伴们操着美国口音大声地回应他 , 一副旁若无人的样子 。 待我自己爬上二号塔 , 俯瞰整个广场 , 突然意识到当年站在这里的玛雅国王们一定也像刚才那位美国游客一样忍不住指点江山 。 导游告诉我 , 金字塔确实是当年玛雅国王发号施令的地方 , 所有的祭祀活动 , 包括活人祭 , 都是在塔上进行的 。 玛雅金字塔之所以越造越高 , 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看见国王的尊荣 。
事实上 , 根据玛雅壁画和文字记载 , 玛雅人非常喜欢用活人来祭拜神灵 , 在今天看来极为残忍 。 比如 , 玛雅人最常用的方式就是把人绑在石柱上 , 然后用石刀将胸腹割开 , 取出还在跳动着的心脏祭神 。 蒂卡尔有很多座金字塔前面都立着几根石柱 , 都是绑人用的 。 “玛雅人用一种植物迷幻药让被绑着的人失去知觉 , 这样就不会挣扎得太过激烈 。 ”导游说 。 被用来祭祀的人大都是从敌国抓来的俘虏 , 其中大多数都是敌国的贵族 。 原来 , 早期的玛雅战争方式有点像同时代的中国 , 或者更准确地说 , 有点像《三国演义》里描写的战争方式 , 即先由双方将领捉对厮杀 , 胜者即为胜利 。 玛雅人的做法更极端 , 只有贵族才有资格打仗 , 打仗的目的也仅仅是活捉对方的首领 , 不会破坏对方城池或者杀死敌国的平民 。 换句话说 , 早期的玛雅战争只具有象征性的意义 , 玛雅人甚至规定只有金星运行到某一位置时才能开战 , 为的就是强行减少战争的次数 , 避免无谓的损失 。有趣的是 , 蒂卡尔王国恰恰是因为没有遵守玛雅战争守则而战胜了强大的邻国 。 根据蒂卡尔出土的石雕记载 , 大约在公元4世纪初期 , 一位绰号“美洲豹爪”的人登上了蒂卡尔国王的宝座 。 他从位于墨西哥中部的提奥提华坎王国那里学来了一种新的战斗方式 , 不再按照老规矩和敌人进行近身肉搏 , 而是先想办法把敌人围住 , 然后向他们投掷石矛 。 “美洲豹爪”的军队凭借这一取巧的作战方式击败了周边的几个敌国 , 蒂卡尔一跃成为整个玛雅文明的中心 。 可惜好景不长 , 这招被其他王国学会了 。 公元562年 , 一个名叫卡拉考的小国出了一位绰号叫做“水王”的国王 , 用从蒂卡尔学来的战法打败了蒂卡尔 , 活捉了当时的蒂卡尔国王并立即将其处死 。 蒂卡尔从此一蹶不振 , 直到公元700年时又出了个能征惯战的国王阿赫?卡考 , 这才重振雄风 , 蒂卡尔重新成为玛雅文明的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