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大事记|团结,基层管理的大事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这首刚劲有力的歌激励了我们几代人团结协作,奋发进取 。同时也使我们明白一个道理:只有团结起来,才有强大的力量,才有强大的战斗力,才能取得成功,才能向前发展 。
对于我们基层单位来说,要想圆满完成工作任务,不断地促使单位向前发展,同样也需要全体员工团结协作,奋发进取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觉得对一个基层单位来说,只有团结起来了,才能充分利用本单位的各种资源,调动一切力量来完成单位的任务、做好单位的工作;才能人尽所能、各司其职,从而减少内耗,提高工作效率;只有团结起来了,才能形成一种积极向上、勤奋工作的良好氛围;才能集思广益地把工作做好,做出色 。从而创造性地完成本单位的使命 。
但对我们基层来说,要想创造这种团结向上的工作生活氛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需要管理者根据形势发展不断发现并解决问题,形成其独具特色的管理文化,需要管理者付出大量的心血来做好它 。我对此问题进行了长时间的思考和实践 。发现对基层单位来说,要做到团结一致共同奋斗,有一些原则性带共性的问题,你如果解决了,形成团结向上局面也就不难了 。
其一,本单位只能允许存在一个领导核心,绝不允许多头领导,不能有相互矛盾的措施规则出现 。对单位内部的非正式组织,如能为单位所用,与单位管理思路相统一,则支持,反之就必须抑制,在员工们的心中只能觉得他们只有一个领导,哪就是基层管理者,上级的越级管理也是与基层管理思路一致的 。
其二,如果基层领导是一个集体,分若干级或平级分若干部门,则必须要团结,各种措施政策(不管是哪个领导或哪个部门制定的,也不管是口头的或成文的)必须协调一致,领导集体中有一个核心,一个拍板决策的人 。不允许各打各的小算盘、小九九,培养自己的亲信势力 。这种情况下,单位员工要听命于领导集体,听命于管理制度,而不是个别领导 。不能出现听谁的而又不听谁的现象,绝不能允许不担责任的人在哪儿发号施令,做主要指挥决策工作 。这是很危险的 。
其三,各种政策制度措施需要维护大多数人的利益,不能只为某些少数人或小集团服务,要让员工们觉得,本单位无论在制度上,还是在具体管理上,都是公平的,没有暗中交易、幕后操作存在,从而在制度上培养大家的团结意识 。
其四,对有损团结的事情或个人,一旦发生,不管是谁是什么事,应一查到底,绝不姑息养奸 。让员工们觉得单位是奖勤罚懒、奖惩分明的,是公平合理的 。从而让员工们从内心对单位充满了信心 。
其五,基层管理者或领导集体要有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以及把单位工作做好的自信心,把单位工作当事业干的决心 。不能出现混日子的思想,不能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因为管理者的工作表现会直接影响下属员工 。管理者在哪儿混日子,哪有员工在哪儿干事业的道理 。同时这样也会导致人才远离,单位工作也会一落千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