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人脱困游戏|**县脱困发展的几点启示


**县脱困发展的几点启示
曾因连年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干部教师每月只发260元生活费、经济社会发展步履维艰的**县 , 经过短短两年时间 , 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重大转变 。1998-2000年 , **县连续三年遭受严重自然灾害 , 特别是2000年的一场特大洪水 , 造成境内沙、澧河七处决口 , 洪水肆虐 , 使**县经济社会发展受到重创 , 直接经济损失20多亿元 , 加之刚性支出加大 , 新的经济增长点又不多 , 县乡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 , 当时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降至全省倒数第一 , 全县人均财力全省倒数第二 , 全县社会经济发展几乎到了“山穷水复疑无路”的境地 。2001年5月份 , 新的县委、政府班子组成以后 , 他们坚信事在人为 , 路在脚下 , 谋事在人 , 成事也在人 , 采取多种措施 , 在全县确立了实事求是、真抓实干 , 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的指导思想 , 团结和带领全县上下不为困难所惧 , 脚踏实地干事 , 创新争先进取 , 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 , 开创了**各项工作新局面 。两年后的今天 , **经济社会发展出现重大转机 , 工农业生产快速恢复发展 , 结构调整初见成效 , 招商引资捷报频传 , 民营经济日益活跃 ,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 各项改革亮点不断 。全县上下风正气顺 , 人气旺盛 , 求真务实、创新争先的大势已经形成 。探寻**脱困发展的轨迹 , 我们得到了很多有益的启示:
启示之一:加快经济社会发展 , 必须坚持以民为本 , 不图虚名 , 真心为民 。只有牢固树立务实为民的思想 , 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 , 才能凝聚人心 , 才能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统一到攻坚破难、加快发展上来 。面对灾后艰巨而繁重的任务 , **县在采取多种措施不断强化党员干部宗旨观念的同时 , 在全县叫响了“金杯银杯不如群众口碑 , 金奖银奖不如群众夸奖”的口号 , 要求各级干部要深怀爱民之心 , 恪守为民之责 , 善谋富民之策 , 多办利民之事 。为解决灾后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 , 他们在千方百计搞好增收节支、内部挖潜的同时 , 提出了“保肚子不顾面子”的思想 , 抛弃一切个人私心杂念 , 不顾个人升迁得失 , 实事求是向上级反映**的困难和问题 , 坚决不干打肿脸充胖子的事 , 赢得了上级的理解和支持 , 先后争取到各类补偿、补助、补贴资金近2亿元 , 其中争取到泥河洼滞洪区补偿款6229万元 , 财政转移支付及各类补贴资金4300万元 。同时他们还打破常规 , 反弹琵琶 , 把灾害看作机遇 , 积极申报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他们觉得 , 尽管贫困县的名字不好听 , 当贫困县领导的面子也不光彩 , 但这确实对**的脱困发展有利 , 确实能给**的老百姓带来很多实惠 , 所以在省市领导的关心支持下 , 经过多方努力被确定为全省扶贫开发重点县 。加之他们多方挖潜增收 , 不仅将因灾所欠干部教师工资全部补齐 , 而且保证了全县干部数师工资的按时发放 , 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同时 , 他们把夯实基础、备足后劲作为加快**发展的催化剂 , 在全县全面开展公路建设和林业生产大会战 , 切实为群众脱困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通过这些工作 , 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 凝聚了全县人心 , 鼓舞了干群士气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