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乐调研报告|赴成都市考察“农家乐”经济的调研报告

【农家乐调研报告|赴成都市考察“农家乐”经济的调研报告】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 发展农村经济 , 增加农民收入 , 我区“农家乐经济”考察组由区委常委、组织部长欧阳颂东带队 , 于3月12日至16日 , 先后考察了成都市郫县的农科村、龙泉区的书房村、锦江区的红砂村等3个农家乐点 。网23http://现将考察情况向区委汇报如下:
一、三个考察点的基本情况
“农家农家乐复乐” , 农家乐一词最早出自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之笔(见《岳池农家》) 。农家乐是指发生在乡村地区 , 以具有乡村特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为对象的旅游活动 。作为一种旅游形式 , 农家乐是生态旅游的一个重要分支 , 目前在国内已发展成为较大规模的产业 。据1998年国家旅游局推出的“农家乐”旅游国线的跨度就达20个省 , 1万多个村庄 。2005年底 , 有我国农家乐发源地之称的四川成都 , 周边各类型农家乐就达到五百余家 。我们此行考察的三个农家乐点 , 在成都具有一定代表性 。
(一)郫县农科村农家乐 。农科村是中国“农家乐”的发源地 , “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 地处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中国盆景之乡的核心地带 , 东距郫县县城8公里 , 至成都市区仅20公里 , 田园风光秀美怡人 , 四时鲜花不断 , 季季草木常青 , 被誉为“鲜花盛开的村庄 , 没有围墙的公园” 。目前农科村旅游接待景点有100个 , 可同时接待1万人 , 其中代表性景点有观景楼、徐家大院、益园等20个 , 形成“一户一园 , 一园一景” , 具有典型川西农家庭院格调 , 和谐自然的园林布局 。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为苗木花卉业和观光旅游 , 2005年农民人均收入5000余元 。现游客吃、住、玩一天人均花销50元 。
(二)锦江红砂村农家乐 。红砂村是成都周边农家乐后起之秀 , 地处成都市东南郊 , 辖区内共有4个联合社 , 696户 , 2551人 , 其中农业人口2240人 。全村幅员面积2.91平方公里 , 其中耕地面积1859亩 , 年种植花卉1673亩 , 占耕地面积的90% , 现土地流转1616亩 。近两年 , 锦江区在原建筑的基础上 , 由农民出钱 , 政府补贴 , 采取“穿靴戴帽”的办法 , 改造红砂花乡农居 。改造后 , 别致幽雅的花乡农居营造出了“绿树葱茏掩竹篱 , 花香幽然入院墙”的美景 。红砂村现有外婆宅、留香园、槐花树、聚友农居等农家乐138间 。2005年 , 共接待全国各地游客360.476万人次 , 旅游销售收入15681.55万元 , 餐饮收入13379.326万元 。2005年人均纯收入7060元 , 同比增长16.2%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