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培训班心得体会|摄影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 二 )


二、曝光时力求保持相机的稳定
作为新手来讲 , 有时相片影像模糊并不是由于对焦不准 , 而是因为相机把持得不稳 。一般情况下 , 对于新手来说 , 当曝光速度低于1/60秒时己有可能影响成像的清晰 。要保持相机稳定 , 一是要持机姿态和力度正确 , 二是要按快门键的力度适当 。要练出这个基本功看来似乎很简单 , 却非一日之功可得 。其一最简单 , 就是给身体或手找个依靠物;其二 , 把相机皮带挂在脖子上 , 把相机向前抻至皮带拉紧 , 就形成了3点支撑 , 持相机的稳定度就大大提高了 。第三个办法就是用三脚架 , 最好用10秒延时拍摄 。
三、扬长还要注意避短
数码相机的摄影响应比较迟钝 , 从按下快门到摄影启动的这段时间明显要比光学摄影长得多 , 所以拍摄运动中的物体时往往抓不住或抓不准镜头 。最好使用相机的连拍功能来弥补其不足 。
四、独特的拍摄角度与别致的构图
要求艺术贵在创新 , 不应体现在意境上 , 同时也应体现在画面的形式美上 , 要使作品别开生面 , 耳目一新 , 就要通过形式美的手段 , 不断创造新的视觉感受 。
关于构图 , 已经有很多文章教我们如何运用黄金分割、井字格焦点等原则 , 就像是画国画有一条原则:注重“留白” , 也就是说不要把画面填得太满 。一是构图的对称性 。除非是想突出表现摄影主体自身的对称性 , 否则应偏移一点角度拍摄 , 因为过于对称容易给人“死板”的感觉 。二是线条过于横平竖直容易流于刻板 , 要学会用另一组线条如对角线 , S线构图 ,  三角形等来打破主体线条的控制 。三色彩的运用很重要 , 光线明暗及其对比是影响意境的很重要的因素 。
五、关于会议摄影及人物摄影
会议摄影不受时间限制 , 可以随时拍摄 , 技术必须是“狠、稳、准”,要动中有静 , 静中有动 , 有情有趣 。对于人物摄影应该具备敏锐的形象观察力 , 善于利用摄影的视觉语言传达信息和感情 , 对形象的变化有细致的辨别能力 , 并熟练运用摄影的造型技术和技巧 , 对艺术的执著追求是培养形象敏感的有效步骤 , 也是摄影采访人员取得成功的原动力 。
安佑忠老师把他独身去非洲的照片给我们作了详细的讲解 , 通过他拍摄的连续的图片真实的反映了当地人的文化及生活 。安老师说既然拿起了相机,就要有一个摄影师的职责,摄影家不仅要具备地质家的眼睛 , 更要具备探险家的精神 。如何去构图,如何去表达思想的创意以及如何根据周边的环境去调整自己手中的相机,使其拍出来的照片达到最佳效果,其实这是一种压力,无形当中产生的压力,而我们本身却还要抛开这种所谓的压力,去发挥想象去营造一种很轻松的意境,这是一个摄影师必须努力去做到的 。作为一个摄影采访人员比文字采访人员还要辛苦 , 要想拍摄到好的图片新闻时刻都要冲在最前沿 。其实世界上有很多美丽的东西 , 只要我们比平常人多用一只眼睛去观察 , 那只眼睛就是心灵 , 用心去感受周围的人或事物 , 手中的相机记录的就是一个瞬间里的辉煌 。在拍摄中往往会轻易的被现实中的某个细节所感染 , 那并不是因为个人的多愁善感 , 而是因为自己头脑里始终都在追求着一种风格 , 哪怕这一切都是稍纵即逝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