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 “没有不务正业”的李斌,怎么就卖不过“刹车失灵”的特斯拉( 二 )


蔚来尚处在“教育市场”阶段 , 消费者对他们的品牌将信将疑 , “车壳子造的是挺漂亮 , 就是不知道技术怎么样?”这样的质疑声屡见不鲜 。
蔚来每月销量在5000-9000辆之间徘徊 , 处于将起未起的微妙阶段:退后一步被市场淘汰 , 往前一步迎来市场蓝海 。
正如小鹏汽车的何小鹏所言:我们刚拿到新能源汽车的入场券 , 淘汰赛还未开始 。
特斯拉口碑并不差4月份 , 上海车展特斯拉出事后 , 体验店销售人员被问到最多的问题就是“你们的车到底有没有问题?”
很多有购买特斯拉意向的客户 , 经常被身边朋友劝阻:“你不要命了吗?”这些朋友其实都没买过特斯拉 。
在特斯拉车主群里 , 真正的车主倒是很佛系 , 无论社交舆论怎么炒 , 他们依旧每天开着Model Y出行 , 偶尔讨论下驾驶体验 , 有好有坏 , 属于理性讨论 。
有次 , 有个想买特斯拉的小白在群里问:“你们的刹车失灵过吗?”群主发了个“无辜”的表情 , 回复说:“如果有人刹车失灵了 , 他们还能在群里说话吗?人早没了 。 ”
特斯拉作为一家高科技公司 , 要做的是传统车企没有做过的新能源汽车 。 新鲜事物的诞生 , 自然会被人投来审视的目光 , 用放大镜在它身上找错误 。
加上马斯克本人又非常高调 , 喜欢在社交上发布一些奇怪的言论 。
他经常Diss美国媒体 , 说他们不讲实话 , 为了收视率 , 故意抹黑特斯拉的努力 , 把个别安全事故炒作成集体事故 。
所以 , 马斯克对特斯拉的公关非常严格 , 2020年 , 美国总部公关团队直接被他解散了 , 马斯克亲自抓特斯拉公关 , 他在推特上拥有3900万粉丝 , 随便发个消息都能成为新闻 。
这也解释了上海“刹车失灵”后 , 国内的特斯拉公关为何没有太大反应 , 因为他们没有权限 , 要听马斯克的拍板 , 才敢发声 。
特斯拉刹车用的是德国博世公司提供的刹车系统 , 博世不但给特斯拉供货 , 奔驰、大众、宝马等豪华品牌用的也是博世的刹车 。不能以偏概全 , 说特斯拉生产的40万辆汽车都刹不住 , 那公司早黄了 。
目前 , 每逢周六日 , 一二线城市的特斯拉体验店 , 家家人头攒动 , 无论是看热闹 , 还是真心购车的人 , 都用好奇的眼光打量着这款“绯闻”缠身的汽车 。
店员表示:“晚一个小时付款 , 可能要晚一个月提车 。 ”
数据显示 , 2020年特斯拉销量在美国市场增长不足2% , 而全球销量暴增了36% , 多卖出了近50万辆车 , 其中大部分被中国车主买走 。 中国已成为除美国外 , 特斯拉最大的海外市场 。
蔚来或许不是最佳答案被资本市场热炒的蔚来 , 一直被国人寄予厚望 , 希望他们能成长为抗衡特斯拉的品牌 。 然而他们走的还是一条“资本造车”的道路 。
车上5000多个零件大都靠“买买买” , 然后在合肥工厂里组装 。 这么做技术壁垒太低 , 构不成企业的“护城河” , 随时会有 “野蛮人”破门而入 , 用烧钱战术 , 复制一遍“资本造车”的流程 。
反倒是低调搞研究的比亚迪值得关注 。 比亚迪的市值不如蔚来 , 但在电池、电机、电控上都有一定的技术储备 。
尤其是刀片电池 , 号称“针刺也不会爆炸” , 安全有保障 。 暂且不论实用价值 , 这种肯在研发上投钱的劲头 , 就值得点赞 。
不然 , 丰田怎么会把新能源汽车代工的订单给到比亚迪呢?
新能源汽车这股东风吹了十几年 , 终于在2020年起飞了 。 世界范围内 , 以特斯拉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 , 顶住了市场一次又一次的做空 , 已有取代燃油车的趋势 。
德国作为世界造车第一强国 , 强硬宣布 , 2030年全面停售内燃机汽车 , 大众、奔驰、宝马纷纷推出自家新能源汽车;
中国更把新能源汽车作为“弯道超车”的战略机遇 , 蔚来、小鹏、理想初具规模;
最倒霉的是日本 , 走错了技术路线 , 30年如一日研究氢能源汽车 , 结果被资本做空 , 为了止血 , 丰田只能找比亚迪代工贴牌 。
【特斯拉|“没有不务正业”的李斌,怎么就卖不过“刹车失灵”的特斯拉】李斌也算过一笔账 , 一款新车上市 , 要200亿的投入 。 不知道资本市场是否有充足的弹药 , 继续给蔚来供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