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建明先进事迹材料|乡镇学习推广文建明工作法经验交流材料( 二 )



强力推行一线工作法,注入和谐发展"润滑剂" 。以前,群众无法解决的问题越积越多,小事变大事,信访问题较为频繁 。针对这一问题,**镇党委学习借鉴"两下"工作机制,推行乡镇干部一线工作法,突出发现问题到一线,了解社情民意到一线,寻策问计到一线,要求每个班子成员负责联系3个村,镇干部每人联系一个村,每周必须拿出两天时间进村入户,听取群众意见,为群众现场解决具体问题,镇党委每月要听一次汇报 。为了解决干部难找、事情难办、问题难解决的问题,该镇制作了"干群连心卡",将驻村(居)干部姓名、岗位职务、联系电话、服务承诺等内容告知群众,方便群众联系到干部 。在各村设立民事代办点,逢场天在镇政府设立村务集中服务大厅开展民事代办服务,在群众有困难时及时提供帮助和快捷高效的服务 。同时,为适应群众表达诉求方式的新变化,积极推进网上下访工作,在镇机关设立了网络舆情监督员,在每个村设立网络联系员,积极做好网上信访的充足准备,定期从网上收集信息,一经发现立即组织人员核实相关情况,如果属实迅速处理解决 。截至目前,共下访访群众1000余名,共解决实际问题90余项,调解民事纠纷30余宗,解决网络舆情10余件 。自推行代办制度以来,镇村共服务群众900余人,办结事项375项,办结率为96%,群众满意率达到了98%,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好评 。

造就新农村建设人才,开发持续发展"动力源" 。**镇是劳务大镇,年均劳务输出7200人,年劳务总收入在6000万元以上,全镇有一技之长的"乡土人才"2635人 。为加强乡土人才资源开发,促进农村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该镇学习借鉴"百姓经济"理念,大力开展"乡土人才直通车"活动 。通过组织筛选,人才分类"上架" 。通过调查摸底、()群众推荐和个人自荐等方式,将全镇"土专家"、"田秀才"、"经纪人"等"乡土人才"基本情况收集起来,分类建档管理 。同时建立健全"乡土人才"结对帮扶制度,每名"乡土人才"主动联系3-5户农户,充分利用"乡土人才"的自身优势,带动农户增收 。在镇上建立"乡土人才"服务中心,下设服务窗口、图书室、阅览(培训)室,每2个村建立1个服务点,安排专人集中接待群众来访咨询,开通服务热线帮助解答群众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直通车"开通以来,"乡土人才"服务中心先后接待群众咨询530多人次,解决疑难问题360多件,组织49名"乡土人才"开展技术指导230多次,举办技术培训班8期,培训农民群众2000余人 。充分发挥广大农村实用人才的模范带头作用,真正引领了一方群众发家致富,带动了全镇四大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有效化解群众"所需"与"乡土人才"作用难发挥的困境 。活动开展以来,该镇新引进业主3个,新栽优质柑桔1500亩,新建柠檬基地600亩、建大棚蔬菜500亩、能化大棚1000平方米、万头标准化生猪养殖小区1个,新建川东北民居风格农房30户、改建200余户,建沼气120口,新建村道公路2.6公里、便民路12公里;整治排灌渠3公里,畜水池8口,得到了群众的交口称赞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