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之谈|中医考研的一点经验之谈
2013年考研早已经落下帷幕,而今我复试也已经结束,总体上说是得到了一个比较好的结果 。在初试成绩公布后,就陆续有不少学弟学妹们来询问我的一些考研经验,这让我有点受宠若惊,或许好的经验真的谈不上,但也愿意把我考研的一些体会与各位分享一下,倘若没有误人子弟我就心满意足,但若有那么一两位学弟学妹们说有那么点用我就阿弥陀佛了!
鄙人13年中医考研学生,初试总分380,其中中医综合246分,政治80分,英语54分 。各科均不属于出类拔萃的那种,都比较平均,所以总分加起来在复试中占据一个相对有利的位置还是有点优势 。我本人在大学五年期间的学习成绩并不很好,没有什么能拿得出手的奖学金,在班级里的成绩排名每学期也都靠后,尽管从未挂过科,但很多都是将将60,英语四级也是大三下学期六月才考过的,六级一直就没过 。尤其从大二下学期我开始决定考西医开始,一直到大四上学期11月因政策原因被迫放弃,我基本没有太好好学中医,所以在12年3月开始准备中医时,我几乎处于一个零基础的尴尬境地 。如果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我最后的结果确实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所以我个人觉得可能我的这些所谓经验更适合那些基础比较薄弱的同学参考参考 。
言归正传,我个人将分科目介绍我考研的一些经历 。我将中医综合复习分为了四个阶段,即基础理解、识记、强化、真题攻关 。每个阶段的时间并未有一个很明确的界限,接下来我将按照这四个阶段介绍我中医综合的复习进程 。
基础理解阶段我是在3月起步的,历时大概4个月左右,主要是构建中医框架,这主要是因为本人在考研之前有一个比较长时期的荒芜期,对于中医整体的把握性不够,这个阶段我所做的工作就是从中医基础理论上发散到各个科 。例如在看中医哲学基础时,我着重理解阴阳五行的内涵,并直接归属五脏系统,对于阴阳,我配合中诊八纲辨证一起复习一遍,然后五行,每一行配一脏,五行生克制化乘侮中看整个中医的体系,并从每一脏又看到中诊中每一个脏腑辩证,实际上可以看出中医的一个整体框架,所以我中基中诊基本上在基础复习这块我只看了一遍,可能这点并不是适合所有人,但自我觉得我从这一块收益良多,在中医知识体系构架这个目的上我达到了 。
识记阶段我实际上和所有阶段重合,他散步在所有阶段之中从未有断过 。我个人认为考研从应试角度上就是一个背诵大课堂,不管是政治还是英语或者中医综合,记忆是考研成功首要前提 。我在3月开始就在背中药和方歌,这几乎等同一个炼狱的过程,很痛苦,我基本处在一个背了忘,忘了背,每天都至少两个小时,早上爬起来第一件事是把中药从第一章开始点,()一直点到我背的地方为止,有多少不会的标记,和今天要背的任务一起背 。当最后我把中药背下来时已经是5月中旬,整整两个半月时间,每天两个小时,甚至有时达到四个小时,最后的效果就是点到哪位中药,我可以在5秒之内背出它的功效,这个阶段我仅仅只是背功效 。方歌在7月我也基本上达到了每首方歌都能很流畅的背下来 。在中药方歌背完之后并不是这么就算了,我基本上还坚持到在背完之后每周都能再背一个来回,一直坚持到考研结束,其实你只要真的背下来,之后每周默一遍是很快的 。对于中内的辩证分型论治的识记这一块我大概在9月中旬的时候达到一个很熟练的程度 。实际上在背完这三科再加上到此时第一轮复习已经结束,我在做任何一套中医综合试卷时220分已经是最低分了,所以大家千万别小看记忆,理解很重要,但我个人认为记忆是关键 。如果各位能够将中医这三科记忆部分完成,那么过一般学校的复试线问题不大 。中综能达到220,英语加政治100-110分并非难事,算起来已经320了 。所以当很多学弟学妹问我政治的时候,我一直告诉他们不要太在乎政治,中医综合才是关键,政治分真的只是起到添砖加瓦的作用,但中医综合却是考研这座大厦的基底,中医综合高,你考研才能出成绩 。而对应的,中医综合要想拿高分,识记是你必须跨过的一个最关键的坎 。
推荐阅读
- 中医文化格言长寿之道
- 中医体质养生读后感|《四季餐桌》读后感--饮食养生
- 毕业生赠言|考研生的毕业赠言
- 2013心理学考研真题|2013年心理学导师毕业赠言
- 冬季养生禁忌|清明节养生禁忌
- 中医护理八项操作|中医护理操作培训及考核有感
- 护士工作心得体会|一名护士的护理工作心得体会
- 学生干部培训讲话稿|干部离岗考研培训班的讲话稿
- 中医护理八项操作|中医护理工作操作练兵心得
- 生做中国人,死为中国魂提示:中医名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