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与合同|如何写赠与合同赠与合同概念与写作要领

(一)赠与合同的特征
1.是转移财产所有权的合同
赠与合同以赠与人将其财产给予受赠人所有为内容,赠与的结果发生财产所有权的转移 。这是赠与合同与买卖合同、互易合同的相同点,也是它与借用合同的重要区别 。
2.是单务的无偿合同
赠与合同中仅赠与人负有将其财产给付受赠人的义务,而受赠人并不负担任何义务 。即使是附负担的赠与,受赠人履行所附的负担也不是赠与人履行义务的对价,不是向赠与人为给付的履行行为,所以,赠与合同是单务合同 。受赠人取得赠与标的物不需付任何代价,因此,赠与合同是无偿合同 。受赠人是纯粹的受益人,所以,即使无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也可以单独地接受赠与,赠与人不能以受赠人无完全民事行为而主张赠与无效 。
3.既是诺成合同又是实践合同
我国合同法规定赠与人在交付财产之前可以撤销赠与 。若赠与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或者采用书面形式订立的赠与合同,赠与人在交付财产之前不能撤销赠与 。因此,一般赠与合同是实践合同,而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或采用书面形式订立的赠与合同,是诺成性合同 。
二 赠与合同的形式
(1)口头形式
口头形式是指赠与人与受赠人以直接对话的方式订立合同 。口头形式优点是简便易行,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缺点是发生纠纷时难以取证 。尤其是赠与合同具有无偿性特点,法律又允许一般赠与中赠与人在赠与财产转移前可撤销赠与,那么对赠与人就更难有约束力了,因此,口头形式多用于小金额赠与 。
(2)书面形式
书面形式是指赠与人以书面文字表达赠与内容的方式订立的合同形式 。书面形式具有证据法上的效力,而且还有实体法上的效力,因此,贵重物品或数额较大的赠与,最好采用书面形式 。
(3)公证形式
公证形式是赠与合同双方当事人约定,以国家公证机关对合同内容加以审查公证所订立的一种合同形式 。公证形式的赠与合同效力优于口头形式、书面形式 。只要赠与合同一经公证,就对赠与人产生法律上的强制赠与性,即合同公证后,如果赠与人反悔,不愿交付财产的,根据合同法188条规定,受赠人可依法要求赠与人交付 。
(4)登记形式
登记形式是指合同当事人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采取将合同提交有关主管机关登记的方式转移赠与财产而订立的赠与合同 。某些特殊的赠与财产,比如不动产赠与、一些注册动产的赠与,其转移按法律规定必须经过登记 。
(三)赠与合同的概念
赠与合同是指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或者财产权利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 。转移财产的一方为赠与人,受领财产的一方为受赠人 。赠与合同的主体是赠与人和受赠人,公民、法人都可以成为赠与合同的主体,但只有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才能成为赠与人 。限制行为能力的公民要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进行赠与,无民事能力的公民不能成为赠与人,但可以成为受赠人 。一般对法人做赠与人没有限制,但国有法人的财产或者财产权利赠与,必须按照有关法律的规定经过国有资产政府主管部门的登记备案,审查批准,办理有关法律手续才能依法生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