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班教育|学期末学前班教育心得


伴随着孩子们的天真笑脸,一个学期过完了,当我空闲下来细细回顾这个月工作时,深深地感到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作为学前班的老师,既要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的能力,同时又要帮助他们养成乐于助人,尊老爱幼的良好品行 。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 。学前班学生由于年龄小、自控能力差、纪侓涣散 。我从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开始,课上进行趣味教学、尽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组织好学生的纪侓 。利用各种奖励措施激励孩子,及时提醒孩子们做好上课准备工作,并且在课后注意观察学生的行为,根据学生的表现在班里进行榜样教育 。在日常学习中、时刻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逐渐养成了认真听课,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

二、关心爱护每个孩子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心灵是纯洁的,同时也是非常脆弱的,这就需要教师用自己一颗真诚、热爱、赏识孩子的心去唤醒,去呵护 。平时多与孩子交谈,多给孩子以爱抚,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用爱心来浇灌和呵护他们 。哪怕只是一道暖和目光,也会让其争当“好孩子”“乖孩子”的信念倍增 。在班里我平等对待每一位同学,课下我们像朋友的相处,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孩子们能在轻松快乐的环境里好好学习 。

三、教育要顺应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并做到因材施教 。3—6岁,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发育的黄金时期 。这个年龄段是孩子语言飞速发展的时期,是孩子一生中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是孩子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抓住这个关键时期,促进儿童智力,言语及个性地快速发展 。同时在对不同类型,不同个性的学生,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将培优扶差工作做到最好 。经过一学期的时间幼儿在园里发现他们真的进步了很多,比如说我们班的黄灿和余悦小朋友刚开始真的上课都不听讲的,而且胆子很小现在他们可以说是班上很棒的小朋友了,不仅学习跟上来了,而且胆子也变大了,上课很认真了,会举手回答问题了等等,还有姚诗凡小朋友,刚开始来的前半个月,不管老师怎样表扬他,中午从来都不愿意去床上睡觉的,也不说话,更不要说有礼貌的跟老师打招呼了,但现在不同了,现在的他中午会到床上去睡觉,会有礼貌的跟老师打招呼,还有卢祖雄,孙可欣,刘洋小朋友,刚开始说话的声音一点都听不到,每次点名字,都要点好几遍才听的到一点点声音,上课注意力也不集中,但现在胆子变大了,老师叫到他们的名字会很大声音的回答老师,家长也反映在家也变乖了,每天的家庭作业都会按时自己独立完成,而且都会做 。还有好多小朋友学到了很多老师教的知识,看到小朋友一点点的在进步,以及家长的反映,总觉得心里很甜,一点点小小的成就感在心里跳来跳去 。我知道这只是开始,困难一直在等着我,每一节课我都会很认真的对待,但也会有些注意力不集中的幼儿,于是我们学前班的四位老师就会利用下班的时间一起讨论该用什么办法让每个幼儿都学到知识呢?想到了用奖励的办法,真的很管用,现在基本上一大半幼儿都能认真的听讲,再者通过看到很多老师的课,也使我学到了更多上课的方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