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脆锅巴|锅巴脆鳝的制作方法及要领( 二 )
特点:当时滋滋作响,香飘满桌,色泽分明鲜艳,荤素搭配,酥嫩焦脆,有菜有“饭”,营养丰富,经济实惠,令人回味无穷 。
制作要领:1.原料选择:这是制作此菜成功的前提,鳝鱼大小应选每条在50—60g左右,太小则肉少,划制后片易破,且影响外酥里嫩的口感;太大,肉虽多,但质地粗糙不滑嫩 。锅巴的选用宜厚不宜薄,要求干燥不能霉变,有的锅巴太薄,不易成形,潮湿的锅巴不宜炸酥而口感发硬,自然不会膨胀,显得干瘪 。油最好是没有用过的,才会无异味 。
2.初步处理:①买回来的鳝鱼生活在污水中,所以买回一定要放在清水中养2-3d,以让其吐去泥土味及其他异味,咸菜才会突出鲜味;锅巴掰时要稳而轻,尽量成块,减少米粒多多:罐装笋尖上多附有一层白物,一定要洗净 。②鳝鱼表皮有很多的黏液及腥味很重,如果尽量去除,必须在浸烫的水中加入一定量的食盐和醋及料酒 。加入盐的目的有助于去除粘液,使鳝鱼片的口感更爽滑,味道更鲜美,还有一个作用是能使鳝鱼肉表皮的蛋白质凝固,下刀时不易破碎 。加入醋的作用也是去除其腥味和黏液 。但是,两物用量有一定比例,通常一份鳝鱼用精盐60g、醋30g即可,用少了达不到除去腥味黏液的目的,用多了则会影响原料的本味 。
3.鳝鱼烫制时要加锅盖压紧并用中火慢慢加热,加锅盖并压紧的目的是防止鳝鱼因受热乱蹦跳而溅出热水烫伤人;用中火加热,才能使鳝鱼慢慢死去而皮不破、里外成熟一致,而火过小,鳝鱼肉会“发紫”,不滑嫩;火太大,外部皮破而内生,不宜剔骨,影响成品质量 。
4.剔骨取肉,这一关不可忽视 。鳝鱼摆放有讲究,要求刀法对,下刀准,要求骨不带肉,肉不破烂 。具体步骤有四点:①将鳝鱼放在菜板上,使背部向外,腹部向内(即向操作者),再用小尖刀(最好用特制的竹片刀)在鳝鱼头下颌横划一刀至骨,其目的是便于用手抠住鳝鱼头,进行下一步操作 。②用左手拇指与二拇指压住鳝头,右手持刀在颌部刀口处插入,紧沿脊背内一侧划向尾部,将露出的内脏取掉 。③转动鳝鱼,使背向上,同法从头下颌刀口处沿脊骨另一侧顺脊骨划至尾部 。④这时鳝鱼背骨已露出来,取下的方法是鳝鱼头向里,尾巴朝外,用左手压住头部,右手持刀,刀刃向外从下颌刀口处坡刀插入,用平刀法拉(片)向尾部,这时,头连脊骨与肉分离,剔骨完成 。
5.将鳝鱼肉用温水洗净,改刀成大小适当的片后,要用适量的干淀粉滚一下,经油炸制后,才能达到外酥松里鲜嫩的效果;锅巴油炸时油温不能太低,反则在油中浸泡过长而吸油,不宜炸膨松而口感干硬 。
6.在烹制时,最好用两口锅同时进行,即一锅盛油炸锅巴,一锅烹制鳝鱼.鳝鱼烹制好,盛入碗中,洗净锅上火,烧热香油,放入姜丝,在这时锅巴出锅盛盘最佳,用香油炸姜丝上桌后最能突出浓郁的香味 。如果锅巴炸好了再等鳝鱼出锅,时间一长,锅巴的温度自然会降低,上桌后响声会变小或不存在,从而失去吃此菜的意义,所以要特别注意,严把烹制顺序,严控烹制时间,一气呵成,迅速上桌,此菜才不会前功尽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