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浩事迹|沈浩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1978年以来 , 在人们的记忆中 , 没有哪个村庄能像小岗村那样 , 用草草写下的一纸约定改写历史;也没有哪个农民群体 , 能像当年的18位好汉一样 , 用鲜红的手印掀起改革的大幕 。网23http://
2004年 , 39岁的安徽省财政厅干部沈浩来到小岗时 , 那些当年“大包干”的带头人们成了他了解小岗、改变小岗、发展小岗的“高参” , 也成为沈浩生命中最后6年的见证者 。
信赖——“沈浩是农民的孩子 , 知道农民需要什么”
当年按下红手印的18位带头人 , 如今健在的还有12位 。风霜染白了黑发 , 岁月写满了沧桑 , 经过了“生死契约”的洗礼 , 亲历了小岗的浮浮沉沉、起起落落 , 如今的他们从容、淡定 , 以犀利、冷峻的目光审视下派到小岗的干部 。
在小岗村 , 要让这些“大包干”带头人信赖 , 仅靠说两句漂亮话是不管用的 。
关友江是村委会副主任 , 也是当年“大包干”带头人中唯一在村“两委”班子的成员 。来小岗的各类干部他大都打过交道 , 可和沈浩共事的几年却让他终身难忘 。他记得沈浩刚来时那次村“两委”会议上 , 干部介绍村民生活状况时含糊不清 , 有人“拍脑门”按估计报告 。沈浩急了 , 当时就让会计把小岗村100多户人家的统计资料都拿来 , 他一家一家仔细核对 。
“这干部真是来干实事的!”关友江感叹 。那次会后 , 沈浩决定带着村干部挨家挨户走访 , 一定要摸清小岗的家底 。在每位“大包干”带头人的家中 , 他更要多坐坐、多问问 。
严俊昌曾担任村干部多年 。沈浩到他家请教小岗该如何发展 , 严俊昌当时说到了路:“路没有 , 谈什么发展?”这句话沈浩记住了 , 在小岗他干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带着大家修路 。随后的6年 , 沈浩为小岗修路的努力从未停止 , 不仅是实实在在的路 , 更要铺一条走向小康、走向富裕的路 。
当看到沈浩手捧水泥浆带头修路的场面 , 看到沈浩解决了多年来无人敢过问的少数人强占村财产问题时 , “大包干”带头人不由得为沈浩跷起大拇指 。
“说话算数、言而有信” , 在严立华眼中 , 这就是沈浩 。严俊昌说:“沈浩是农民的孩子 , 知道农民需要什么 。”
期盼——“当年坐牢杀头都不怕 , 可沈浩要走我们怕了”
20多年没有迈进富裕门 , 小岗的矛盾、积怨、问题不少 。而在沈浩看来 , 让有些停滞的小岗村再次焕发生机 , 就得靠发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