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农村|围绕农村经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围绕农村经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绩溪县郎家溪村党总支先进事迹
郎家溪村位于绩溪县华阳镇东北部,堪称绩溪县城“东大门”,距离县城2.5公里 。网23http://2003年10月,在全县村级区域规模调整中,经县委、县政府批准,由原郎家溪村、王家村和王家源三个村合并设立,现辖9个自然村,4个村民组,384户,1421人,耕地560亩,山场23289亩,是典型山多地少的山区村 。2005年末全村人均收入3588元,2005年村集体财产36万元,当年实现集体收入19.6万元 。
郎家溪村党总支2003年12月成立,设有3个支部,即第一支部、第二支部和贡菊业支部,共有党员53人,其中女党员7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9人,35岁以下8人,现两委平均年龄41岁 。
近年来,在村党总支领导下,广大干群紧紧围绕农业发展农民增收这一要务,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使郎家溪村的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都取得了可喜成绩,成为我县村级党组织的“排头兵” 。
一、班子团结务实 。该村党总支班子能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经2005年换届后,班子的年龄、性别、文化结构都较为合理,能团结协作,群众公认,战斗力较强 。村“两委”关系协调,合力较强,村委会、共青团、妇代会、合作经济组织健全,发挥作用较好 。特别是2004年县经贸委方茂发同志被县委下派到任该村第一总支书记以后,着手理顺了村企关系,使以往的以企代村、村企不分的状况有了根本性的改变 。2005年村支书作为全县直选先例在该村推行后,新一届党组织充分体现民意,为民服务的务实精神和作风赢得广大村民的信任 。
【社会主义新农村|围绕农村经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发展思路清晰 。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步入稳定期,且居全县前列 。农业产业结构从传统种植粮食的低效益生产方式向种植较高效益的经济作物如竹笋两用林、吊瓜、贡菊以及大棚蔬菜转变,其中吊瓜生产为村级经济带来稳定的收入,2005年该村“双培双带”基地――“百亩吊瓜示范田”试种得到成功,今年又辐射推广带动周边农户种植,形成200亩生产规模,为种植农户带来年产3000元以上的收入 。此外,该村党组织还牵头成立了“燕笋深加工协会”,以“协会+农户”的方式发展,带动农户增产增收,目前,在村总支的精心规划下,一个投资60多万元的“万亩绿笋生产基地”发展项目正在建设当中,该项目建成可为村民年均增收500元以上 。通过农业产业结构的深入调整,该村已经形成农民内生增长机制,达到生产发展和生活宽裕的目标 。在村党总支的考察提议下,该村还抓住县城西区开发形成的城区蔬菜供应缺口的机遇,积极引导村民发展蔬菜种植,将“十里坦”和“洪富村”两处300余亩良田成片开放蔬菜种植 。使蔬菜种植成为当地农户增产增收的又一新亮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