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做大做强生猪产业 引领农民创业致富( 二 )

经过几年的整合、规范,协会目前拥有单位会员和个人会员109个,其中单位会员22个 。以类别分别建立了9个分会 。即:养殖分会、屠宰分会、生化制品分会、鬃刷分会、猪油分会、肠衣分会、猪头加工分会、猪副即食品分会、流通分会 。分布全镇的单位会员和个人会员,把生猪生产、加工、流通的环节与农户联系起来,逐步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协会组织机构 。二、千方百计为会员服务,推动生猪产业发展壮大(一)培强加工,凸显特色,发挥带动作用猪副产品的加工和流通是生猪产业化经营的核心环节,是基地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区域特色经济的关键,没有加工型的企业与之配套,区域特色经济既难以形成,更难以持久,协会紧紧抓住核心环节,重点培育加工企业 。一是分类引导,促进主导产品的形成 。协会积极为会员单位提供市场信息、政策信息;配合会员单位落实税收、用电、用地等优惠政策;组织会员单位分析市场行情、研讨生猪产业发展动向、致力新品开发和市场开拓;引导会员单位进行低成本扩张 。目前形成了硫酸软骨素、猪鬃、精炼猪油、肠衣、猪头加工、猪副即食品等6个年产值千万元以上的主导产品 。其中,硫酸软骨素年生产能力近亿元 。二是推进科技进步,开展猪副产品深度加工,提高附加值 。黄桥生猪产业的显著特色一方面表现为区域特色的规模经济;另一方面表现在加工层次较深,其中利用废弃的猪鼻骨、喉骨、猪胆、肠衣粘膜进行生化加工,提炼成硫酸软骨素、胆红素、精胆酸、肝素等产品,使废弃物身价百倍 。协会为有关会员单位牵线搭桥,请科研院校进行技术指导,不断改进工艺方法,既保证了优质的含量,又增加硫酸软骨素的提取率 。三是以点带面,形成规模效应,促进共同致富 。每个主导产品都以一个骨干企业为支撑,多个养殖专业户、定点屠宰场、流通专业户、个私企业为之配套,让广大从业者充分享受信息、科技和规模带来的效益,从而形成了稳定的产业集群 。去年,黄桥镇生猪生产达20多万头,其中千头养猪场18个,万头养猪场2个,生猪屠宰量由1997年的5万多头增加到2003年的近14万头 。(二)沟通政府,联结农民,促进协调发展为保护农民养猪的利益,减轻农民负担,协会在组织调研的基础上,呼吁政府减免或减轻生猪屠宰税费;为推广生猪改良品种,适应市场对高品质猪肉产品的需求,满足加工企业对商品原料的需要,及时吁请黄桥镇政府出台了推广“二元母猪”、“苏太猪”的扶持政策,全镇三元杂交瘦肉型猪出栏率已近60 。为调动农民养猪积极性,协会会同定点屠宰场与养殖基地(农户)签订生猪收购合同,通过测算农民养猪成本,确定保本价收购的价格,协会还组织屠宰场、加工企业、流通企业建立风险基金,确保市场价低于保护时兑现合同,这样,既防止猪贱伤农,又保障生猪来源,为促进本地区生猪产业健康发展建立了保障体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