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基层党组织材料|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经验介绍材料


X村位于托依堡镇政府驻地西北直距4.7公里处,全村辖4个村民小组,296户,1307人 。2004年以前,由于经济发展模式单一,村集体资产管理不规范,集体经济基础非常薄弱,村集体资产负债累累,村集体机动地管理混乱,造成集体资产的大量流失,致使集体经济的负积累,村干部的工资常年得不到兑现,出现“撂挑子”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全村工作的正常开展,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和执政基础 。我们痛定思痛,借鉴外地经验,结合本村实际,探索创新了以民主管理为突破,不断壮大集体经济的管理制度,使全村村务管理、决策、监督逐步步入了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以“清财、理财、生财”为着眼点,加大对机动地的清理、整顿、规范力度,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彻底解决了“有钱办事”的问题 。全村出现了社会稳定,村安民和,干群关系融洽,经济稳步发展的可喜局面 。全村共清理机动地1200亩,规范机动地860亩,清退、清理欠款后全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40余万元 。
一、逼出来的思路 。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我们XXX村也和全国各地一样,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就我们XXX村而言,一是农村税费改革政策的到位,激发了农民种田热情,村民“争田争地真忙”,直接导致村民之间的利益之争;二是由于我们的工作仍然沿用计划经济时代的方式方法,村务不公开,凡事干部说了算,导致村民的抵触情绪;三是群众的民主法律意识和监督意识不断增强,导致村民凡事追根求源讨“说法” 。所有这些问题交织在一起,既有历史的原因,又有现实的问题;既有国家阶段性政策的调整,又有法律法规的空白;既有我们工作方式方法的弊端和工作失误,又有群众的过分追溯,如一团乱麻,“剪不断,理还乱”,最终导致村民集体上访风起云涌 。挫折和失误教训了我们,痛定思痛,我们“两委”一班人,坐下来进行了认真反思,大家一致认为,广大村民的集体上访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民主管理课,出现集体上访的根本原因是我们在工作思路上仍然沿用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 。可以说,过去多年延用的“干部决策,一呼百应”的方式已经行不通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管理只有还权于民,走民主管理的路子 。换句话说,没有一方的稳定谈何发展,集体经济怎能得以壮大 。我们走民主管理的思路,这是我们背水一战,保一方平安的唯一选择 。
二、闯出来的路子
村级民主管理是一项新事物,贵在创新 。怎样寻找村级民主管理的路子,在最佳结合点上破题,我们借鉴外地经验,结合本村实际,以开拓创新总揽全局,以操作实用为出发点,以建立和谐XXX,确保一方平安为目标,闯出了“四个一”的新路子,形成了我们自己的村级民主管理的特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