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火星奥德赛号、火星勘测轨道器MRO和梅文号都还在在火星轨道上工作 , 随时都可以作为中继站待命 , 不需要像天问一号一样需要变轨 。
而且由于中继站多了 , 每天的通信频率也会比我们的祝融号高 。
为了能够迎接新盟友 , 不管是MRO还是梅文都做了相应的调整 , 确保毅力号着陆的时候这两颗卫星能够刚好经过上空 , 将毅力号拍下的图片“直播”给地球 。
而且除了火星上以外 , 美国地面上也组建了一个深空探测网 , 在美国加州巴斯托、西班牙马德里附近和澳大利亚堪培拉附近各设立了一个站点 。
每个站点都可以覆盖120°的张角 , 三个站点几乎可以对所有航天器实现全时全域的监控 , 哪怕是来自几百亿公里外的微弱信号都可以快速捕获 , 将信息分发给科学团队 。
相比我们在火星探测上的自力更生 , 一穷二白 , 美国早已部署了半个世纪 , 投下数以百亿的美金 , 所以我说这不是技术的事 , 这是基础设施的事 , 更是时间和资金的事儿 。
毕竟美国是有“魔法”的 , 它可以无限印钞 , 但是中国不行 。
中国只是享受后发优势?
天问一号的成功可以说是成功地助涨了国人的士气 , 但是却堵不住造谣者的嘴 , 眼见祝融号成功传回影像 , 又有部分美国的网友发言了:认为天问一号就是吃了前人的福利 。
毕竟研究一样的技术 , 后来者肯定比先行得更具有优势 , 这意思不就又是拐弯抹角地在造谣天宫一号是抄袭了美国的技术吗?
那中国真的是因为后发才能居上吗?显然不是 , 毕竟打铁还需自身硬 , 就算后发有前人的经验在 , 要是没有实力那照样做不好 。
人类探索火星有多难呢?48投22中 , 成功率还不到一半 , 可谓是步步惊心 , 而能够成功登上火星的国家至今也只有苏、中、美三个 , 能够一次性走完半个世纪进度的更是只有中国一个 。
欧洲、日本、印度等国家同样都是后发 , 要么耗资巨大要么有大腿相助 , 但是他们都做不到一次性完成“绕、落、巡” , 可见没有过硬的能力 , 就算把图纸给你那也做不到一次成功 。
更何况 , 中国虽然是后发 , 但是完全没有享受到先发的技术积淀 , 美国从来对我们都是封锁、打压、排挤 , 不管是10年前充满歧视的沃尔夫条款 , 还是1年前阴谋弥漫的“阿尔忒弥斯”太空协议 , 无一不是在针对中国的航天发展 。
所以 , 我们虽然是后发没错 , 但是却是从零开始的后发 ,
1956年的两弹一星 , 开启整个中国航天的起点;1970年的东方红一号 , 中国成为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2003年的神舟五号 , 中国成为美苏之后又一个将人送上太空的国家;2007年的嫦娥一号 , 成功打开中国的探月时代;2021年的天问一号 , 中国成为首个火星“绕落巡”一步到位的国家 。
中国的超越离不开我们几十年的摸索 , 更离不开科学家的努力和智慧 , 所以后发红利这一点真的无从谈起 。
我们不得不承认 , 不管技术再怎么追赶 , 但是现实的差距是无法一朝一夕就跨过的 。 苏联在50年代就造出第一颗人造卫星 , 而我们要等到70年代 。
美国通过阿波罗把人送上了月球 , 但是月球至今没有留下我们的足迹 。 现在天问一号终于登上火星了 , 美国人也会说这个技术是他们10年前的 , 一文不名 。
的确我们不是第一个探索火星的 , 之后也总有后来者 , 但他们口中的落后技术却也是后来者可望而不可及的 。
星光不负赶路人 , 何必在乎别人的看法 , 我们上去了 , 没有太空竞赛 , 也不是为了大国面子 , 有的只是中华民族对于星辰大海的渴望 , 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努力 , 必将稳扎稳打的实现自己的目的 。
推荐阅读
- 地球冷却速度远超预期!或成为第二个火星,人类应该何去何从?
- 重大成就!我国首颗陆地探测卫星升空,印度人惊叹:真是不可思议
- 人类已经被困在了太阳系:除了光速之外,氧气也是一个限制因素!
- ?科学家研究发现,全球磁场强度损伤了9%,地球将来会变成火星?
- 最亮的彗星身上发生了不寻常的事
- 祝融号与火星快车“握手”,数据经欧洲传回,会被美国获得吗?
- 玉兔二号火了,只因发现了月球“小屋”?国外关注度仅次于李子柒
- 屡次碰瓷中国空间站,马斯克的星链卫星到底想干什么?
- 中国航天2022首次开门红,长二丁的成功发射,对全球贡献多大
- 探索太阳系生命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