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突出结构调整重点,推动特色、绿色产业快速发展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一是要着力于农业内部结构的优化 。调整的目标是逐步形成适应市场需求,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质、高产、高效农业新格局 。二是要着力调整农村经济的整体结构 。大力优化一、二、三产业结构,加快二、三产业的发展,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推进农业走向市场化、效益化、现代化 。三改良品种质量,扩大特色农业规模,增强商品优势和市场竞争力 。**乡镇现有生产经营的农产品,品种多但规模小,难以形成优势 。农村圈养的牲猪、小水果基地品质不优,而销售渠道畅通的食用菌项目和楠竹产业却规模不大 。质量和规模上的差距,使得现有产业实现增收困难多、压力大 。因此,把品种调优,把规模做大,就显得非常重要 。笔者认为,要引进优质种苗,集中一部分资金建设一个至两个上规模上档次优质的种苗基地 。要做好种养业品改,优化养殖结构 。要发挥本地优势,发展特色农业,用“绿色”创特色,实现生产的优化布局 。要突出专业建设,调整优化区域结构 。三、落实结构调整措施,建立健全结构调整全程服务体系农业结构调整措施之一,是抓好龙头企业带动,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培育牵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是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生态农业的题中之义 。一方面要抓好现有龙头企业的规范建设,把其建设为管理水平高、技术含量大、牵动能力强的“龙头”;要促进“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的良性运作 。另一方面要立足于视野宽、立项新、起点高、牵动能力强,培育创建新龙头企业 。农业结构调整措施之二,是强化领导,认真办好样板 。一是强化领导责任制 。对龙头企业要建立领导联系制度,坚持农业结构调整的骨干项目要有一名主管领导牵头 。各村要努力创建优质产品基地;二是加大投入力度 。政府要千方百计增加投入,采取财政挤一点、向上级部门争一点、农户筹一点的方式,搞好基地开发和重点加工业的引导 。三是制定优惠政策 。2003年,**镇对全镇范围内种植巴西菇的农户提供2000元的无息贷款,用优惠政策激发农民调整结构的积极性 。今后,要继续加大力度,拓宽领域,用优惠的政策引导产业发展 。四是办好样板 。对我镇来说,要抓紧抓好“四区五基地”的长远规划,在质量和规模上实现大的突破,要层层组织搞好示范,不仅要抓好龙头企业、基地建设示范,更要抓好产供销一体化的示范 。农民进入市场,好的服务是桥梁,农民能否适应市场却决定结构调整成败 。政府要转变职能,克服大包大揽,为农户提供全程服务 。一是抓好产前信息服务 。调整农业结构,农民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是调什么,怎么调 。要建立信息网络搞好信息服务,为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提供信息指导 。二是抓好产中科技服务 。组织一批技术力量雄厚、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下到基层进行宣传、培训、示范,为农户提供技术服务 。三是抓好产后市场运销服务 。要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实行以销定产,鼓励中介服务、服务经纪人、加工运销大户进入流通领域,把山区的农副产品销出去,特别是要注重抓好牲猪、水果及蔬菜等大宗农产品的运输组织建设和市场开拓工作,为农民分忧解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