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光里的微笑观后感|电影《烛光之约》观后感


那爱,是最温暖宁静的守候一个小小的海岛,一群温暖的人 。感动了我的心,让我久久不能平静 。这个纯净而感人的故事,让我们在这个躁动不安的世间重获一颗温暖宁静的心 。

在一座叫獐子岛的海岛上,有一名叫杨爱军的老师 。他是一位年轻的师范生,不肯留在大城市发展,义无反顾地回到家乡海岛任教,用青春和热血唱响了一曲乡村教师之歌 。但不幸的是,最后杨老师患病离岛,杨老师的名字被学生用燃烧的蜡烛“刻”在沙滩上 。这就是电影《烛光之约》,自始至终洋溢着真与爱,善与美 。

我真的无法用言语去描摹杨爱军老师对孩子们的爱,他是用生命实践了李商隐的千古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 。”他热爱教育、热爱孩子、热爱家乡 。他是默默无闻的乡村教师,把青春以及整个生命都奉献给教育事业,不计个人荣辱得失,令每个人心生敬仰 。毅然的守候在孩子们身旁一年一又一年 。孩子们被杨老师的爱紧紧包裹着,温暖宁静 。像是一束光,明亮,充满了希望 。是的,杨爱军老师就是他们明媚的阳光 。

如果说每一个师范生毕业后都想去大城市找份稳定体面的教师工作,杨爱军就是个例外 。乡村的教育与城市相比落后多的,再加上现在又有大批来城市务工的农民,乡村留守儿童的增加,让乡村教育的形势更加严峻了 。而杨爱军多次在面临可以调离乡村机会的艰难抉择面前,他毅然的选择了坚守,这让人很是敬仰和佩服 。是的,他是为了我国的乡村教育事业而献身 。感觉他跟孩子们在一起很快乐,没有那么多负担,只是一心一意想把孩子们教好,送他们走出大山,让他们都能圆了上学的梦想,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

居里夫人曾说:“不管一个人取得多么值得骄傲的成就,都应该饮水思源,应当记住自己的老师为他的成长播下最初等种子 。

回到现实,在我的学生生涯中,我也遇到了很多让我受益终生的老师,我敬爱他们!我感谢他们对我的培养与教导!普查小学,教语文的武靖老师,她的热情大方真诚感染了我,让我懂得爱人和给予爱,更在语文方面给了我指导,使我的语文成绩突飞猛进 。初中,教数学的张铁栓老师,把我从对数学的枯燥无味变成了兴趣盎然 。高中,教数学的王建刚老师则用他风趣幽默的授课方式让我爱上了数学,更加刻苦努力 。当然,还有许许多多给我帮助的老师,我都心怀感激,我知道如果没有他们,我未来的路不可能平坦,正是上天让我遇见了他们,才让生活与众不同,才让枯燥的求学之路变得多姿多彩 。我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虔诚的说一句:“老师,谢谢您,您辛苦了 。我不会让您失望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