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环境调查报告|农村环境保护调查报告( 六 )


(四)加大资金投入 , 加强能力建设 。市和区、县政府要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 逐步增加农村环保的资金投入 , 加强能力建设 , 着力解决农村环境中的突出问题 。要在财政安排、城建和预算内资金补助、各专项资金等向农村倾斜 , 围绕重点小城镇、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农民培训、产业引导等制定明确的支持政策 , 形成长效有力的支持新农村建设机制 。在每年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农村环保工作 , 重点支持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水质改善和卫生监测、农村改厕和粪便处理、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畜禽和水产养殖污染治理及生态示范创建工作的开展 。逐步建立政府补助、部门帮助、社会支助、农民自助的多渠道投入机制 , 将资金更多地投入到解决危害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威胁城乡居民食品安全、影响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上 。
(五)加强环境整治 , 改善村容村貌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要把农村环保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 加强组织领导 , 完善政策措施 , 落实目标责任 。大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染整治工作 , 明确整治的重点区域 , 制定科学合理的整治规划和方案 。一要集中开展环境卫生整治 。对农村普遍存在的垃圾乱倒、粪便乱堆等脏、乱、差现象进行集中整治 , 力求短期内见成效 。按照国家农村户厕卫生标准 , 推广无害化卫生厕所 。二要逐步建立完善的农村垃圾处理系统 , 努力解决农村垃圾处理问题 。逐步推广户分类、村收集、乡运输、县处理的方式 , 实施城乡清洁工程 , 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 。三要加强畜禽养殖集中整治 。科学布局畜禽养殖场(点) , 改变人畜混居现象 , 改善农民生活环境 , 坚决落实养殖业禁建区、禁养区的要求;加强对畜禽养殖散养户的引导和扶持;把养殖与改善燃料结构结合起来 , 把农村污染治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同发展清洁能源结合起来 , 大力实施改厨、改厕、改圈 , 实现一池三改 , 推广猪-沼-果、四位(沼气池、畜禽舍、厕所、日光温室)一体等能源生态模式 , 实现养殖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发展农村户用沼气 , 推广秸秆利用、秸秆气化、秸秆发电等措施 , 逐步改善农村能源结构 。四要结合新农村建设 , 积极开展示范村、生态村、文明村创建活动 , 出台支持创建活动的奖励办法 , 推动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 , 提升农村环境面貌 。对一些有条件的村镇道路两侧、房前屋后及废弃的晒场等裸露闲置地进行全面绿化或硬化 , 营造优美整洁的村居环境 。(六)加大监管力度 , 保障环境安全 。在农村环保工作中 , 环保、水务、国土、卫生、农业、林业等各职能部门要以保障环境安全、维护群众环境权益为目的 , 充分行使执法职能 , 认真履行督促职责 , 严肃查处有关违法行为 。要加强对矿产、旅游等资源开发活动的监管 , 努力遏制新的人为生态破坏 。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自然保护区和基本农田等重点区域的环境监测 。努力实现由注重末端治理向注重从源头抓起、由控制工业污染为主向控制工业和生活污染并重、兼顾农业污染控制转变 , 加强对农村工业企业的监督管理 , 严格执行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 , 防治农村地区工业污染 , 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防止工业污染向农业转移、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 。要对不能达标排放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实行限期治理等措施 , 下大气力保护好农村的自然生态环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