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养护先进事迹|公路养护工人个人事迹范文

【公路养护先进事迹|公路养护工人个人事迹范文】王青云 , 男 , 1953年11月出生 , 东明县刘楼乡邓王庄村人 , 1978年8月在东明县公路管理局106国道刘楼道班从事公路养护工作至今 。网23http://30年来 , 他先后16次被评为菏泽市公路系统先进工作者 , 6次被评为菏泽市公路系统"十佳养路工" , 2006年荣获菏泽市"五一"劳动奖章、山东省交通系统劳动模范 , 荣获2006年"感动菏泽"十佳人物评选第一名、首届"感动山东"十佳人物评选第十一名 , 2007年荣获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 。
甘作铺路石 , 铁锹写人生 。1978年 , 王青云操起了铁锹 , 成了106国道东明段刘楼道班的一名养路工 。"一张床 , 一盏灯 , 一把铁锹四面风" , 这就是王青云参加工作后工作和生活的真实写照 。当时的道班只是两间孤零零的灰砖房 , 每天风里来雨里去 , 还要自己拉风箱、烧地锅蒸馍做饭 。"家有三斗粮 , 不进道班房" , 和他一块参加工作的人慢慢的有的成了"走南闯北"的司机 , 有的成了"很吃香"的征收员 , 他的亲戚朋友都认为高中生干养路工这种"修理地球"的差事"太屈才" , 劝他活动活动换份工作 。可他认为自己守护的是"大动脉" , 岗位平凡 , 责任却重大 , 不但要干 , 而且要干好 。106国道全部是粉沙土路段 , 当地紧靠黄河滩区 , 路沟里长年流淌着黄河水 , 每逢下雨就会把路基冲出一道道沟 , 路基养护非常艰难 。整路肩 , 填水毁 , 备土牛 , 夏天太阳把人晒出一身痱子 , 冬天冷风把脸吹得起冻疮 , 体力劳动把人累得身子象散了架 , 可酸甜苦辣没有让他觉得委屈 , 他所管养的路段一次又一次被评为"样板路段" , 这让他无比踏实 。
工作中他认识到 , 养护公路绝不是简单的体力劳动 , 其中有不少"学问" 。下雨后他总是及时上路 , 通过路肩上的小片积水或流水痕迹 , 判断哪个地方需要填土、哪个地方需要整平;为减少路基水毁 , 他琢磨出了保持纵横坡度、保留边坡"格巴"草、填"鸡爪沟"时必须"拍打"等一整套好的办法;通过填砖渣等方法解决了桥体与路基结合部容易因排水而出现"露骨"和塌方的难题 。为解决路基排水问题 , 他和工友们用石灰土做底 , 用废弃沥青砼做成了经济、实用的"简易泄水槽" , 被东明公路局在三条干线公路推广 , 与水泥泄水槽相比 , 每年都可节约几万元的资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