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岁的天空|十八岁的天空观后感( 三 )



还是要谈谈两位主角的 。

古越涛这个新型的老师形象树立得很成功 。我在给一个专科班上《公共关系》课时 , 曾经提出过一个新的名词——角色美 。顾名思义 , 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 父母面前你是孩子 , 领导面前你是下属 , 学生面前你是老师 , 不同的角色是应该有不同的行为标准 , 你的行为一旦符合你的角色 , 那是一种美 。曾经为这个独创暗自高兴过 , 不知道有没有人提出过这个词 , 至少我是自创的 。但是 , 古越涛的形象冲击了传统的教师形象 , 把和朋友、同事的角色形象同时也用在教师这个角色形象中来 , 正如戏中学生所评价的一样 , 有的认为这是假扮年轻 , 有的觉得还是蛮酷的 。现实生活中 , 这种教师形象是否能被接受 , 其利弊如何 , 已经有很多争论了 , 不想在此累赘 , 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 , 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是成功的 , 不然怎么会成为讨论的焦点呢 。古越涛老师真正受欢迎的原因不是他的形象是新颖还是传统 , 而是他高度的责任感和“交集”的教育理念 。特别是贯穿整个电视剧的那个“交集”理念的手势——食指与中指交织在一起 , 一次次将故事情节推向高潮 , 有时催人泪下 , 有时振奋人心 , 有时令人欣慰 , 有时使人坚定 。()这是一个成功的艺术处理 , 将一个符合时代潮流和教学规律的正确而抽象的教育理念具体化 , 把它变成一个可以看到的手势 , 使得它更加有感召力和穿透力 , 这个手势不亚于任何一个明星摆出的pose 。

裴佩是一个活泼可爱、自然得体的女老师形象 , 充满活力而爱憎分明 , 当然 , 她也是里面最受男同事欢迎的 。古越涛老是拿她与梦中情人魏琳相比 , 说她缺乏女人味 。如果把魏琳比喻成一个美丽的神话 , 那裴佩就是一本有趣的杂志 。如果没有成龙那种追求“神话”的精神 , 还是关注一下身边的杂志吧 , 细细地读 , 它还是能够使你有所裨益 , 而且会越读越有味 。不是吗 , 最后古越涛发现裴佩还是有温柔的一面 。

古越涛和裴佩的感情发展过程 , 诠释了一个如何认识和发现自己真爱的全过程 。也让我们领悟到 , 要爱 , 必须得先知道自己需要什么 , 明确自己的真实感受 , 然后再行动 。其实 , 说来容易 , 当真正遇到了爱情时应该没有那么清醒 , 所以需要一些帮助认清自己的办法 。夏清心老师用心理咨询的专业方法 , 念出一串导语 , 然后说你脑海里第一个出现或出现次数最多的哪位就是你真爱或最爱 。当然 , 裴佩的那位足球健将的哥哥还有一个土方:你最想吻的那个女孩就是你的最爱(色狼不适合这个方法) 。不管是专业的心理咨询也好 , 还是土方也罢 , 至少强调了一点:弄清楚了自己的真实感受再爱 。不然也要像古越涛那样 , 一心想把身边的裴佩与好友高子文撮合 , 到了最后才发现 , 原来自己是那么的喜欢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