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星星白昼闪耀,实际超新星爆发,5千年前发生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导语:公元1054年的农历五月二十五 , 天空突然出现了一道奇景 , 盛极一时 , 载入史册 。 此时正是北宋皇朝仁宗在位时期 , 据史料 , 当天当时天空的东方金牛座方向 , 乍然惊现赤白色光芒的新星 , 从来不曾见过 , 白日竟能有如此光芒的星星闪烁 。 据记载 , 此颗星星一直存在了约三十三天之后 , 才慢慢消逝 , 北宋的司天监对其记载为“天关克星” , 现在 , 我们可以知道这一奇观 , 其实正是极其难得一见的超新星爆发景象 。
什么是超新星爆发呢?通俗一点的解释 , 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一颗恒星的逝去 , 恒星并不是永恒存在的 , 它也有世俗意义上的“寿命” 。
所谓的逝去就表明恒星核心的氢正已消耗完毕 , 意味着它内部即将发生坍塌以及萎缩 。 同时会伴随其内部的核心温度急剧飙升 , 加以融合其他元素 , 也即核聚变 。
直到其反应至某个临界点时 , 就会产生大爆炸 , 也就是我们讲的超新星爆发现象 , 核聚变反应产生的爆炸能量巨大 , 尤其是超新星的能力爆发到令人恐惧的地步 。
根据现代天文学的研究发现 , 超新星的爆发只有可能发生在超过太阳质量八倍以上的恒星 , 经过测算 , 当其爆发时 , 瞬间能量远超太阳一生的能量 。
此时的电磁辐射甚至可以让整个星系都被照耀 , 产生的大部分物质会极速抛洒向太空 , 速度可达到每秒三万公里 , 周围星系也将会被其激波辐射 。
【|北宋星星白昼闪耀,实际超新星爆发,5千年前发生】激波可导致壳状的膨胀气体与尘埃的结构产生 ,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古人当时可以在白天看到闪耀的星星了 , 这可是十分难得的景象 。
也多亏了古人的智慧 , 将其记录下来 , 后世才可以在诸多史料上对此加以研究 , 不可磨灭的贡献 。
根据记载 , 宋朝人眼见的星星 , 其亮度之高 , 夜晚甚至都可借光阅读 , 一年半以后才慢慢的黯淡下去 , 其亮度也远超金星 , 并且足足23个白昼都清晰可见 , 此次奇观直到三年后才彻底消失 。
不过受当时的认知局限 , 古人尚不能对其有合理的推理研究 , 庆幸的是得以及时记载下来 , 大约在七百年后 。
因为在英国的天文学家贝维斯对蟹状星云的研究发现基础上 , 后人才逐渐慢慢对此有所了解 , 研究过程中的突破性发现 。
现代天文学之父哈勃在1928年观测到蟹状星云的不断扩张 , 在此基础上反推其爆炸时间应在九百年前 , 方位时间竟与宋朝时记载的“天关客星”十分吻合 。
不过 , 毕竟是推测结果 。 直到荷兰天文学家奥尔特在不断的研究证明中 , 于1942年提出了十分客观可信的证据 , 足以证明如今的蟹状星云就是当时的“天关客星”即超新星爆发的存留遗迹 。
如果想观测蟹状星云 , 可以先了解一下它的相关知识 , 方位是在金牛座ζ星的东北面 , 属于银河系英仙臂部分 。
实际上 , 我们所观测到的蟹状星云其实是6500年前的模样 , 因为其距离我们地球有6500光年的距离 。
北宋时看到的景象也实际在北宋之前的5500年左右发生 , 华夏大地上尚未有当前我们所发现的最早文明存在 。
结束语:
宇宙浩瀚 , 神秘无垠 , 相比之下 , 我们尚是渺小尘埃 , 倘若不是地球距离足够足够遥远 , 倘若在其40光年以内 , 我们可能没有今日了 , 而不是史料上记载的奇观如此简单 。 心怀敬畏 , 探索之路尚无限遥远 。
推荐阅读
- 中国航天员首次太空过大年,王亚平女儿让妈妈只摘一颗星星
- 山东女子吃饭时男友突然递来薯片筒,打开一看眼里瞬间亮起了星星
- 星星之间的空间里有什么?
- 地球被一个1000光年宽的气泡包围着,这个气泡让星星沸腾起来
- 太阳每年狂奔70亿千米,银河系的星星位置却一如既往,原因何在?
- 静谧星海里的六星之舞:宇宙的艺术品——六星星系
- 中国宇航员出舱,背景中为何是一片黑暗?宇航员也看不到星星吗?
- ?星星能活多久?
- 人类的身体,都是星星的尸体做的。为什么?
- 天上的星星掉下来,走在路上突降横财,陨石热的背后是割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