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十三所学校开除|我被十三所学校开除观后感3篇( 二 )



有一次,我借阅了一本名为《庄子的智慧》的书 。有个人看到后就对我说,他不喜欢庄子的“无为”,觉得对人有消极堕落的影响 。我根本没有任何准备地就抛出一句话:“人有时候还是需要庄子的‘无为’来净化一下满是欲望的心灵 。”那时的我对庄子的“无为”没有任何深层次的概念,也不明白人到底是要有什么“为” 。我想,世间凡夫俗子总是不可能全部悟尽先哲圣贤们的大智慧 。也许,庄子的“无为”是为世人所误解的 。

在物欲横流的现实中,人总是很容易迷失自我 。有时候,命运就这样不小心被自己贴上自己定位的标签 。似乎,命运因此就被定格了 。每个人都在选择自己活着的方式,每种方式从来都不会有一个确切的标准来衡量,直到走到尽头时,才会有所感触 。

(三)一本书:《弟子规》

胡斌,在演讲中所谈的人生感悟都与这本咱们老祖宗留给后人的《弟子规》有关 。他说,他之前从来没有听过这本书,直到读了这本书才发现原来很多为人做事的道理里面都有,如果早些读了这本书,之前就不会走那么多弯路、受那么多罪 。

我上大学之前也没有接触过这本书 。中学的学习生涯对于我来说,有时候就像一场梦 。我深刻体会过身为学生的那种落差感 。有些人也许就一直没心没肺地耗着,有些人却是一直鹤立鸡群地骄傲着 。分数和排名,就这样成为一道无形的墙将学生们分成三六九等 。

青春期的孩子都是敏感的,可偏偏现实的社会就这样早早地将一些功利理念输入到学生的头脑中,这个世界在告诉我们,学习的至高标准就是得到父母、老师甚至是其他亲朋好友的赞赏,这是我们必须努力去实现的目标 。

上小学是为了上更重点的初中,上了重点初中就是为了上更重点的高中,读重点高中就是朝着名牌重点大学前进,上了名牌重点大学之后就是考研考博,成为精英中的精英,然后就会有好的工作,好的生活,好的前途 。从小到大,小孩儿们就是被大人长辈们灌输着这样的理念,长辈们也很辛苦,砸锅卖铁也要送孩子上大学 。

就是这样的理念,我们的教育主流就是教给学生们最好的技能和技巧,考出更高的分数,拿到更高的排名 。在这种体制下,确实成就了不少“强人”!

“如果,我的爸爸妈妈不在了,我会恨死周围的人,老师,校长……你们教我技术、技能,为什么不教我道德?”胡斌在忏悔自己的过去时也在质问着 。

“三聚氰胺”、“地沟油”等事件,我们都知道,可还有人是否会想过,这样的东西都是只有博士学位的人才造的出来的 。是的,他们这些头顶着光坏的知识精英们,就是咱们培育出来,在道德层次上表现得就是如此空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