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培训心得体会|中学教师心得体会发言稿

中学教师心得体会发言稿一位教师朋友满心苦恼的告诉我,他班上有一部分学生非常调皮,不但上课走神,交头接耳,做鬼脸,搞小动作,而且下课也经常惹是生非 。开始时只是几个学生而已,教师尚能控制局面,但到后来就慢慢演变成一个调皮学生小团体,因为这个小团体的存在,最后这个班竟然成了学校有名的乱班 。有一次在学校广播操比赛时,竟有两个学生在队伍中动手打起架来 。这位老师采用了各种办法进行整治,包括口头警告,调换座位,请家长协助----,各种手段都用过了,但似乎效果不大 。
看到这位教师忧心忡忡的面容,我深深理解他的心情 。但当时年轻的我,也没有什么经验,也不能给他很好的建议和解决方法,也庆幸自己的班级上没有出现这样的小团体,否则我也如这位教师一样深陷其中,不知道如何是好 。
的确,对于教师来说,除了教学的压力,教师工作的烦琐与复杂还在于对学生的管理 。管理学生是教育教学中的基本工作,有时教师在学生管理上所花费的心血与精力甚至超出了教学方面所花费的,每一个教师都不能回避这一点,因为没有管理就没有教育教学 。但有时因为方法不得要领,简单的要怎样,不要怎样,往往使班级管理的成效甚微 。
带着这些困惑,我一直在寻找着-------
最近,我看了《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一书,萦绕我心中多年的困惑终于得到了诠释
提到管理,我们往往会想到纪律、守则、规范、惩罚、批评、表扬、鼓励,等等,在学生管理这个问题上,或许没有任何一位教育家能够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处理得那么成功,他注重实在的建设,反对虚化的要求与规定,在对待许多教育教学实践中那些非常辣手的问题上,苏霍姆林斯基不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更提供了翔实的例证和有效的解决方法 。在对待学生管理这一问题上,他反对清规戒律,认为建立在清规戒律基础上的教育,实际上会把儿童变成孤独的人,会使他对周围世界失去人应有的情感反应, 。他强调不应该让学生理解不许、禁止意味着什么,更应当使学生能够确信什么是应当的和必须的 。
有一个家长面对孩子沉湎于网络游戏而苦闷不已 。后来他禁止孩子上网,不给孩子一分零用钱,规定孩子放学后必须马上回家,孩子回家后,他便把孩子关在房间里,以为这样就万事大吉了 。可是后来,这位家长却痛苦的发现,孩子竟然偷了同学的钱,逃学去了学校附近的网吧 。我想如果这位家长除了禁止孩子玩网络游戏,可否同时帮助孩子在其他领域寻找一些乐趣呢?比如,给孩子推荐一些好书,带孩子去看几场好的电影,培养孩子对某一项体育运动的兴趣,或者在音乐、美术等领域做一些尝试,等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