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研组总结|小学第一学期思品教研组工作总结( 三 )


2.开展课堂观察活动
在本学期,我们对原有的听评课制度进行了改进,以有效的课堂提问为主题进行了两次课堂观察活动.
课堂提问是师生互动的最主要方式,在以往的听评课活动中,我们发现教师在课堂提问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错误倾向,如以多取胜,一问到底偏离主题,为问而问脱离学情,偏深偏难自问自答,缺乏停顿等.为解决上述问题,引发教师对课堂提问的深刻反思,我们决定把课堂提问确立为本学期观察的视角.
在第一次课堂观察活动中,我们设计了三份观察量表:《课堂提问行为观察表》(主要从提问类型、回答者的选择、教师理答方式、学生回答的类型、停顿、与教学目标重难点相关的提问数、学生提问等角度进行定量分析)《课堂提问细节观察表》《课堂教学实录》.在任务的分配上,我们选择由一位同备课组教师承担《课堂教学实录》的记载,其他教师负责《课堂提问行为观察表》《课堂提问细节观察表》.
在这次观察中,由于没有课前会议这一环节,大部分教师都是在课前几分钟甚至是在上课后才看到观察量表,对教学内容和观察任务不是很熟悉,这制约了观察的效度 。由于大部分教师对课堂观察比较陌生,对课堂观察的项目的理解有差异,这影响了课堂观察的可靠性 。从事后的数据分析来看,不同观察者所记录的数字有较大的出入.不少教师反映工作量过大,难以完成.
根据以上情况,我们在第二次课堂观察中作了修正.我们将《课堂教学实录》改为《问题的设置与解决的有效性》(从问题内容、学生回答状况、问题解决效果进行定性观察),对《课堂提问行为观察表》中一些有歧义的观察项目也进行了修正.在任务的分配上,由同备课组教师合作承担
《问题的设置与解决的有效性》《课堂提问行为观察表》的观察任务,其他教师负责观察课堂提问细节.从课后的研讨活动看,更具实效.
通过两次课堂观察活动,我们引导教师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提高了课堂观察的能力.在课堂观察活动中,我们要求50岁以下的教师必须开公开课,同时积极鼓励老教师积极参与.在第一次课堂观察中,吴宏良开课《抢救生命》,他的课堂教学条理清晰,简明实用,注重演示,得到了组内教师的一致好评.在两次课堂观察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教师在教学难点突破的策略选择上缺乏针对性,手段单一.通过集体研讨,我们决定将教学难点的突破策略作为我们下学期课堂观察的主题..通过系列化的课堂观察活动,争取每个学期解决一到两个主要教学问题.
四、开展多级课题研究工作,向教科研要效益
随着课改的深入,科研在教学中的作用不断彰显,我组一直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开展富有特色的主题教研活动 。在本学期,我们完成了市一般规划课题《基于学科网站的历史与社会课题化学习实施策略研究》的研究工作,并积极推进市重点规划课题《历史与社会考试中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策略研究》的研究工作.课题研究提升了组内教师的科研能力与教学能力,推动了我组向研究型教研组的转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