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焰火影评|《百日烟火》影评( 二 )



原来 , 这才是电影取名“白日烟火”的原因 。

最开始 , 我以为是一件谋杀案件如何告破 , 不是一直在寻找罪犯吗?最后明白 , 警察爱上罪犯 。爱情的产生 , 前提是什么?

这位警察自己的日子过得并不如意 , 离婚 , 受伤 , 贬职 , 骑一辆被盗换的破旧动力车 , 邋遢的衣服 , 孤独的活着 。最底层的没有前途与出路的小人物 。

他的性格 , 执着 , 聪慧 , 体贴 。其中一个镜头 , 他怜悯洗衣女工受伤流血的手 , 特地买来碘酒帮助包扎 。又一镜头 , 带洗衣女工去摩天轮看风景 , 让她靠着他的肩膀流泪 。他有男人的怜香惜玉 , 同情弱者的本能 。还因出身底层 , 过着没有多少尊严的保安日子 , 酗酒抽烟睡大街 , 没有警察的架子与风光 。他可能不在乎地位身份差异 。换做一位西装革履 , 婚姻美满的死要面子的警察 , 是难以爱上女罪犯的 。

当然 , 人物通过冲突得以揭示 , 而冲突来自决定 , 决定又源于戏里的前提 。人物的决定必然引起对手的决定 , 这些决定环环相扣 , 推动戏剧走向终点 。

如果不是他在一家煤矿厂做保安 , 他不会分析出过磅员才可能是在矿厂抛尸的人 。如果不是知道过磅员的名字 , 他也不会寻找到过磅员的妻子 , 见到去那家街角的干洗店的女人 。如果不是女人的低眉无语 , 满身委屈样 , 他也不会决定跟踪并喜欢上他 。如果不是女人告诉他丈夫的行踪 , 他丈夫也不会被抓 , 如果不是丈夫被抓 , 警察们也不会怀疑她也参与了一起谋杀 , 如果不是她被抓 , 他也不会有燃放烟火的行为 。换一个角度看 , 电影以警察被迫离婚开场 , 以放着爱的希翼的烟火结束 。剧终 , 男人的情感似乎有了着落 。哪里是什么破案的?分明是爱情剧 。

他是一位一直追求破案的男人 。而女人是沉默的说谎犯案者 。

冲突是缓慢升级的 。

一场谋杀案表现了冲突 , 为了破案 , 一场查找与躲避的斗争不可避免 。对手 , 比如女人的丈夫 , 拿着冰鞋当武器杀人 , 伪装与反侦察能力强 , 足够狡猾 。警察费尽心机 。而他 , 有着不同于警察的优势 , 他不是正规警察 , 没有警服可穿 。他身着邋遢的便服 , 单独行动 , 他使出了跟踪侦探的招数 , 寻求到了可靠的证据 , 种种努力没有白费心血 , 终于解开了案子 。他从冷漠放浪自己变为同情女人 , 女人从冷漠不敢面对真实变为爱上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