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心引力观后感|电影《地心引力》观后感


美国大片《地心引力》的故事情节极为简单:在空间站工作的宇航员马特·科沃斯基(乔治·克鲁尼饰)以及航空新手瑞恩·斯通(桑德拉·布洛克饰)在出舱工作时,飞船与空间站发生爆炸,同行们都死了,两个人在缺氧、失重、与外界丧失联系的情况下艰难求生,最后女主角独自一人回到地球,重新感受到地心引力时,她非常激动 。

简单的情节,无聊的对话,帅哥美女的脸都被扣在严实的宇航服里,看不到他们迷人的微笑和表情 。甚至包括科沃斯基放弃或让度生的希望,毅然决然飘然而去的伟大共产主义品德,都不是什么新鲜元素 。然而,这部电影居然还能吸引观众屏住呼吸一气看完,靠的是什么呢?

首先,这部电影始终带领观众,获得一个浩瀚恢宏的视角 。从两百公里太空,看眼前那个富有压迫感的蓝色地球,在强烈的太阳光照耀下,飘浮在布满星辰的黑暗中 。白天与黑夜飞快交替,地球上的大海、大陆、山脉、城市群,是一幅极其美丽的画面,你甚至想辨认正对着地球的是哪个大洋哪个大洲,寻找它们熟悉的轮廓 。黑夜,你会看到山谷中布满灯火的河流 。所有这些,远远超出紧紧蚁附在地球表面的我们的直觉,持续不断地给予强烈而新鲜的刺激 。其次,让人们饱览失重条件下演员的各种表演 。他们以优雅和富有表现力的方式打破我们所熟知的一切物理常规 。他们在空中飘浮、依照惯性进行各种碰撞,()稍有动力,包括一只灭火器的喷射,都能改变运动的方向 。我不知道他们如何做到看上去克服了地心引力,始终处于一种失重状态的 。如果不是制作成本等一系列硬邦邦的数字挡在前面,我甚至会相信就是在太空拍摄的 。当然,这些肯定都是虚拟的,但整个细节高度逼真 。让我们相信,那一切都基本符合航空技术数据 。

另一个视角就是远离地球高高在上的心理视角和情感视角 。在浩淼的太空,与总部和联系已经中断,他们显得那么渺小无助 。这里,地球上任何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声音,都变得非常的珍贵,有一个语言不通的人在哄自己的孩子睡觉,唱着摇篮曲,其中夹杂着宝宝的哭声、牛羊的叫声、狗的吠声 。这时,女主角学狗叫:旺,旺旺 。这个场景如果放在地球上的任何地方,都会变得滑稽可笑,可是在太空,在她濒死的时候,听着地球上不知从什么地方传来的亲切声音,她试着学狗叫的桥段,竟然蕴含着如此丰富的意义而变得十分感人 。那一刻,观众可能会因此而眼眶湿润 。它在提醒人们,现实生活中离我们最近的这些琐碎的东西,有时是多么的珍贵,拥有它,就是最大的幸福!我甚至想,在那个时刻,如果看到一只我们平时非常讨厌的苍蝇也会感到亲切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