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终将逝去的青春|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观后感2000字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观后感
上班非常的无聊,于是就用一个“肮脏”的播放器——快播,看了一部非常“圣洁”的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毫不费劲地记住了一句台词:“人生真的很讽刺,自己竟然变成了当初最讨厌的样子”看了《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之后,以至于你很难把它跟一位女明星的导演处女作联系起来看 。里面的女主角郑微,不难发现有当年“小燕子”的影子 。而女二号阮莞则是拿青春跟爱情打赌,拿处女膜跟爱情打赌,结果是为爱丧命 。

这是一部散文式电影 。因为它要顾虑的事情很多,摆布起来又都很微妙,有那种外人看不出的吃力:无法靠单纯的戏剧性事件做抓手,只能凭内在戏剧性的起承转合来推进,所以怎么讲故事特别吃功夫;没有强大的视觉效果做依靠,只能在具体而微的寻常中体现诗意,所以电影表现手段特别吃功夫;没有鲜明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尾的叙事线索,只能靠旱地拔葱地制造一种节奏来引领观众,所以导演对于电影内在的情绪逻辑的把握就特别吃功夫;散文式,而同时又是群像展览式的电影的格外吃力之处在于,编织感 。你要把几条并行的线索,不动声色的编织起来,人为却并不着相 。这个最难 。看似随意而时时都需取舍,掩盖设计而处处都是设计 。导演没有几分真功夫,是断然会出大纰漏的 。但是,看过之后感觉,真的挺好 。这绝不是一部靠卖明星卖诚意卖情怀去搏出位的电影,赵薇扎扎实实拍了,你可以踏踏实实的看 。

当然,这并不是我要说的 。

我以为,谈恋爱以手机和互联网的出现为界限,存在一个显著的古典和现代派谈恋爱的分界 。《致青春》虽然讲述的是90年代中期的大学校校园,同住一个宿舍的四个女生的恋爱故事 。但因为那时候手机、互联网还没有风行,所以看起来这几场恋爱都是当面锣对面鼓,稳扎稳打的谈法,是古典派的谈法 。所以,这虽然是一部八零后的电影,却并不使70后60后感到隔膜 。

“小飞龙”郑微是个大大咧咧但聪慧明觉的女孩子,她谈的是一场性情中人才会有的轰轰烈烈但是漏洞百出的恋爱 。因为偶然的不打不相识,不可遏制的爱上了家境贫寒但是学业优秀对自我设计容不得一厘米差池的陈孝正 。()这对前半场的欢喜冤家在历尽劫波之后,仍然以男方的背弃收场 。郑微失去了初恋,收获了自我认同;大美女阮莞是一株温润的校花,全校男生暗恋的对象 。她的对象远在另一个城市上大学,她对爱情有一种随和外表下掩盖的痴狂,痴狂到可以旷课跑到男友的城市去为男友的一夜之失去收拾残局,痴狂到只要赵世永一声召唤,哪怕马上嫁做冯妇了,也要千里万里赶赴,拼死一会 。阮莞牺牲了所有人包括自己,成就了她自以为的爱情 。令人难忘的一个场面是,当初还是个大学生的她,抱着已是方寸大乱的男友,像个悲伤的母亲;家境贫寒的黎维娟是一个对未来存在深度自我设计的女孩,是内种生怕被占了便宜,生怕自己吃了亏,生怕自己的爱情和处女膜卖不出好价钱的精明的女子 。在了结了跟河南老乡一段似有似无的情缘之后,早早地嫁做商人妇,如愿以偿地成为了一个眼神惊惶的豪门继母;男孩气的朱小北,在生活的重压下回避了爱情,但她回避不了的是世态炎凉,并最终为了尊严冲天一怒,被迫离开校园,独自闯荡,安身立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