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烈士陵园有感|参观特殊学校有感


2013年10月24日上午我在幼稚园的组织下走进了珠海市特殊教育学校 。特殊学校离我家不远 , 散步时经常会路过 , 但走进这个大门还是第一次 。没来之前 , 在同事那里已有耳闻 , 虽然做了心理准备 , 但当第一眼看到向我们冲过来的嘴里咿呀不清的学生 , 还有扒在围栏里向外张望的孩子 , 心里还是咯噔一下 。这里仿佛是另外一个世界 , 被人们遗忘的角落 , 如果没有单位组织这样的参观学习 , 可能我无法近距离的接触这些“星星的孩子” 。

我跟的班级是小学一年级启智班 , 印象最深的是四个姓朱的孩子 , 她们在家园联系栏里父母联系方式中留的都是同一个电话 , 他们穿着一样的鞋子 , 有着不同的问题 。我想“他们难道是兄弟姐妹吗?那这个家庭真的是太不幸了 。”后来了解到他们是珠海福利院过来的孩子 , 福利院的孩子都姓朱;班里有个唐氏综合症的孩子 , 上课时前半段一直在晃头 , 后半段就咬衣服 。下课时班主任陈老师摸摸他的脸说他很可爱的 。我也学着陈老师的样子摸摸他的头他的脸 , 他一下子就扑过来倒在我手臂上 , 说实话心里有点怕 , 但我觉得那应该是他示好的一种方式 , 我微笑着慢慢扶他坐好 。学校里大部分孩子都很热情 , 主动要跟我们握手 , 还拉着我们进他的教室 。我们看了普通班和重症班 , 得知他们无论康复的怎样 , 在18岁就必须要毕业了 , 这是我们不想听到但又必须面对的现实 。

这里的老师年轻、稳重 , 看起来都是和我们年龄差不多的年轻人 , 但从事的却是比我们付出更多耐心与爱的工作 。我感触很深一点是:在这里的课堂 , 老师就是一台独角戏 , 老师的提问一定要走下来面对面的对着每一个孩子 , 重复自己说过一遍又一遍的话 , 还要面对随时出现的突发状况 , 师生互动少之又少 , 老师注定是孤独的演绎者 。

这次参观 , 我感触良多 。看了这些孩子 , 我为他们的不幸遭遇感到难过 , 希望他们在这样专业的学校能够得到康复与进步 , 同时我对自己的工作内容与环境感到满足 , 更想去关爱班级里每日朝夕相处、健康可爱的孩子 , 强烈的职业幸福感油然而生 。通过这次活动 , 我也了解、关注到社会上还有这样一个群体 , 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去理解、关爱他们 , 我想说:“每一朵花都美 , 真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