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梦空间观后感|黑泽明《梦》观后感( 二 )
关于梦,我一直有着自己所不清道不明的感受,在我的人生大部分的睡眠里,总是被各种各样或黑白或色彩斑斓的梦充斥着,极少能拥有一个无梦的水面,虽然大部分的梦已经按照科学研究所说的那样忘记得无影无踪了,但有些梦却从童年一直伴随着强烈的情感跟着我一同成长,我想他们将会变成我一生都无法忘记得部分,例如孩提时梦见父母抱着我在没见过的老房子里看夕阳,例如一场惊险的在热带雨林里被鳄鱼追逐,例如梦见亲人离世,那锥心刺骨的悲伤……我不知道是否有人和我有一样的经历,在梦里看见未来,当你来到某个似曾相识的地方,经历某些似曾相识的场景,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让你惶恐,理智告诉你这一切都是新鲜的,可记忆告诉你这一切你曾经历,然后突然灵光一闪,原来这些你曾在梦里经历 。
我的生活里时常会充满这种梦见未来的情况,以至于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恐惧做梦,总怕某一段悲惨的梦境在现实中出现,造成我无法承担的后果,于是每晚入睡变成令我担忧的事情,梦醒之后也往往疲惫不堪 。我决心弄明白“梦”是怎样一种存在,当我看到世界各地许多与我有相似经历的人之后,我开始用一种理性思维理解“梦”,在我看来,“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应该是古老的中国对于梦最精辟的一种解释,而梦见未来则是在我们睡眠时,大脑运用还未开发的90%的部分对我们日常所经历的事物进行运算分析,通过已发生的事情的预判与分析,经过精密的演算得到一种关于未来的信息,然后以梦的形式传达给我们,因此才会出现“梦见未来”的情况;而在我的感性认知上,一直认为“梦”里的世界是一个与我们平行的世界,我们在夜间睡眠时,看到处在另一时空的我们发生的一些事情,因此我将我的人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清醒的现实世界,另一部分则是梦里平行世界的部分 。
我不知道其他人对于梦有着怎样的感受,但我觉得从梦里我可以看到不同于白日的世界,在梦里往往可以寻找到白天所无法感悟的部分,对于一件事情的看法,对于一个灵感的激发,甚至是对于人生的反思与了悟,在各色的梦境里不自觉的就清晰起来,梦是对内心的一种真实的反应,也许在人生走投无路,或是需要总结的时候,放松的睡一觉,做一场梦,醒来便是柳暗花明,我想所谓的“大梦初醒”、“幡然醒悟”大抵就是这个样子的吧 。
在《梦》这部电影里,每个梦看似毫无关联,甚至每个独立的篇章都能单独变成一部电影,但这种所言未尽,豁然开朗,又富有深意,带着开放式结局的单元剧的演绎形式,将梦的特性表现了出来,一种无头无尾的间断性与突发性,同时利用这种特性将原本很难表达完整的人生,通过片段截取的方式很自然的演绎完整,在情节上以时间顺序与富有深意的首尾设计带给人对人生的思考 。电影在色彩的运用上也十分精彩,用不同的色调表达出梦境所要带给人的意境,例如“隧道”阴冷的蓝色系带个人不寒而栗的感觉、“葬礼”部分用清新的绿色与各色自然界的小花表达出人生最后返璞归真的美好境界 。同时不得不佩服的就是日本将动画技术与电影的融合,“乌鸦”这个章节中将油画与人物的结合,在十几年后看来依旧显得真实,而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显得虚假 。最后,我十分钦佩日本人对于本国传统文化与传说的传承与保护,黑泽明在《梦》里运用了许多传说故事,从狐狸的婚礼到桃园里用女童节摆设设计的场景再到“风雪”里关于雪女的演绎,日本对于自己本土的神话传说情有独钟,将这种故事的演绎几乎融入到可以用到的任何文化形式里,反观中国对于传统文化与传说的关注,我只觉得流失的越来越多,我无法想象,在百年后,中国的孩子除了大闹天宫以外还能记得什么传说? 观后感》
推荐阅读
- 国魂观后感600字
- 国魂观后感
- 2014最美乡村教师观后感
- 父母教会我观后感
- 父母教会我观后感300字
-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2014
- 开学第一课2014观后感
- 2014开学第一课观后感600字
- 2014开学第一课观后感400字
- 2014开学第一课观后感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