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生就业调查|大学毕业生就业调查调研报告( 三 )


关键字:就业 择业心态 素质 自我调整
择业是人生的一次重要选择,也是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的一次检验 。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择业心态十分复杂,各种矛盾和冲突交织在一起,对此我们应当进行认真的分析并加以积极的引导、疏导 。本次调查对象为本校的应届毕业生,采取问卷抽样调查形式 。共发放问卷200份,实际回收136份 。通过调查,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大学生择业心态特点
1.成就动机水平高,但害怕面对现实 。大学生有强烈的成就感 。在择业中,大学生的追求和憧憬更为强烈,有着希望成功和报效社会的强烈倾向 。他们愿意为祖国繁荣富强贡献力量,有较高的抱负水平 。不过现实却有诸多不尽人意之处 。
2.择业心理期望高,但缺乏信心和竞争力 。现代大学生的心理期望值从入校开始就很高 。这种高期望值历经四年更加高涨,大学生的择业心理期望值高就是其中一个突出表现 。
【大学毕业生就业调查|大学毕业生就业调查调研报告】3.实现自身价值愿望强,但缺乏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大学生择业十分重视自身价值,追求自我实现,愿意根据自己的专业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到他们认为能实现自己价值的单位去 。可是,他们缺乏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现实中不愿到艰苦的地方、到边远山区、到基层去 。大学生想走捷径,幻想成才的道路一帆风顺 。他们虽然也愿为国家繁荣富强作贡献,却过分强调自我价值;有实现自身价值的雄心壮志,但对吃苦耐劳恐惧,没有充分做好艰苦奋斗、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产生恐惧和彷徨,形成强烈的心理矛盾 。
4.全面素质重要性意识强,但自身欠缺且培养不够 。大学生就业竞争是十分激烈的,主要是全面素质(综合素质)竞争 。大学生对全面素质重要性的认识十分明确,但是有些人大学四年却未得到很好的培养 。
二、大学生择业心态矛盾冲突原因
1.毕业生自身处于矛盾期 。首先,大学生择业是在各种矛盾中的艰难选择 。如自我与客我矛盾、理想与现实矛盾、奉献与索取矛盾、社会需求与自身实力矛盾等 。其次,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心理矛盾的突出时期 。他们心理发展不稳定、不平衡、不健全往往会产生种种矛盾 。再次,大学毕业生有相当部分心理还不成熟,所以形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有较大的差异,在择业中就表现出内在心理特征的复杂性与矛盾性 。
2.高等教育处于过渡期 。当前,高校进行大幅度扩招,就业岗位跟不上毕业生数量的快速增长和无法完全满足毕业生的期望 。如何适应这种新形势、新情况,进行专业结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进度等改革,提高师资水平,加强高校的配套发展,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有效教育和引导大学生转变观念和调整心态,保证他们择业活动的顺利开展,是高校甚至全社会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这个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应引起我们的关注 。但是高校无法在短时间内适应这种新形势、新情况,它是一个长期性和渐进性的过程 。这种状况是毕业生产生不同择业心态的直接原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