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神偷|岁月神偷观后感

岁月神偷观后感

这部电影作为香港的作品,确实有很大的提高,其艺术价值很值得我们去赞赏 。电影对进二这一个小孩子的内心世界的描写十分真实,表现的是一个小孩子对未知世界的不理解和内心又特别想参与到这个世界中去的原始冲动 。影片中进二不止一次的偷东西的这些描述,导演并没有用贬义的手法来表述,反倒用轻快,幽默的手法来体现,说明导演的用心并不是把进二偷东西做为一个直接的表现内容,而是在这一件事上反复说明进二对世界认知的不断需求的过程 。这里就标示出了一个人性的定义:人活着,对自认为的美好是那么的渴望 。所以,电影的主线就是从这里转开的 。

再谈谈进一,他的努力学习,他的在运动场上的努力拼搏 。其实也是种对美好追求的表现,但是这种美好的追求是建立在这个家庭的父母对自己孩子的需求之上的一种需求 。影片的后面一次吃饭的场景里,“爸爸”在查阅儿子的成绩单的时候发的那次火就对这做了一个解释 。也就是说,进一其实是生活中虚拟的一个人物,进一只是他父母对生活内心需求里的一种现实投影产生的替代品 。而这父母对未来的期望也全寄托在这个儿子的身上了 。进一谈恋爱的这个过程的描写,很大程度的适应了少男少女的现实状况,这是艺术手法上的成功 。但最主要的是,进一在第一次到女孩家里去的时候,因为两个家庭的这种社会地位的差异从而产生了进一自尊心的一种自我伤害,这其实是说明的是,当生活成为为别人活着的时候,那人将会失去自己感受生活的美好 。别忘了,女孩的母亲在弹钢琴的那个镜头其实告诉了观众,女孩的家庭其实没有对男孩产生鄙视 。这样我们就可以对进一这个人物进行评说了,过分在乎外界对自己的看法,将容易失去真正的自我 。

故事中的“爸爸”老是强调一句话:做人一定要保住顶 。这个顶指的是什么呢?其实就是说,人要有自己的最根本的支撑,这支撑是对未来美好的一种向往 。在精神世界里,父亲一直把进一当成是家庭的一个顶 。而在生活中,这个父亲一直把自己当成是整个家庭的顶 。故事中的“妈妈”一直也在强调一句话:做人总要信 。这“信”其实也是种对生活美好的一种向往,她在给自己的内心强加相信美好的事物会出现 。因为这个妈妈是个女人,所以导演用这种被动的向往安置在妈妈的身上,无疑这是艺术手法的成功 。而故事中的爸爸用一种由内到外的主动向往安在身上,这也是艺术手法的成功了 。

故事的结局是与现实背离的,爸爸的顶都没有成功保住,而妈妈所信的都没有顺同她的意愿 。这故事看来是个悲剧了 。如果站在纯生活的角度来评述的话,这确实是个悲剧故事,但如果站在哲学的层面来说,故事并没有完成 。这个故事又要从这个结局反推到前面去才能找到故事的答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