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第一学期|2012-2013年下度第二学期中学学校德育工作总结( 二 )

优美而富有内涵的校园文化给人以美的享受,产生持久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近年来,我校在实现优美的校园环境的基础上,努力挖掘学校文化内涵 。在学校特色创建活动中,我校不断建设、充实校史陈列室和镇江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会师合编纪念碑、纪念馆,深入挖掘“广善堂”所赋予的文化内涵,为我校深厚的历史文化的传承及八中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努力打造校园整体文化的基础上,我们还重点做好了班级文化的建设 。学期初我们要求班主任认真制定好《班级工作计划》,明晰班级发展方向,清楚班级奋斗目标;与学生一起制定好“班约”“班训”“班级口号”;与学生一起布置好班级文化墙;在学校重大的活动中,做好富有班级文化特色的道具,展示体现班级文化的精神风貌 。实践证明,班级文化建设对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活动育人 在德育管理工作中,针对中学生求知欲强,精力充沛这一身心特 点,我们把活动育人做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 。把丰富多彩的活动作为德育的有效载体,每学期都有计划地开展一系列教育活动,在活动 中实现了育人的目的 。一年来,我校在常规教育如:重大节庆日的教育活动、法制教育、人防教育、科技教育、劳动教育等等基础上,重点开展了如下富有特色的教育活动: 星级少年评选:以“正面引导,激励评价;张扬个性,全面发展;弘扬先进,带动后进”为指导,今年下半年我校对传统评价机制进行了改革,开展了“星级少年评选”活动,在活动中,我们不仅重视形式的改革,更注重过程教育 。11月17日,我校首先隆重开展了“学习之星”、“体育之星”的评选,评选、表彰、撰写获奖感言、橱窗展示,整个过程规范、隆重,努力争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志愿者队伍建设:今年,我校着力建设志愿者队伍,先后利用班会、国旗下讲话,普及志愿精神,通过视频让大家认识身边优秀的志愿者代表,明白志愿精神无处不在,我们可以成为盲人的眼睛、老人的拐杖、同学的小老师、孤寡老人的亲人,校园各项维护者,可以是快乐的音乐天使,可以是文明的宣传者和普及者……我们正在路上,并将不断前行 。(四)整合教育资源,创设德育的综合平台 拓宽德育渠道,优化育人环境 。以“学校教育为主体、家庭教育为基础、社会教育为延伸”,通过家长会、家访、电访、校信通等形式,加强家校沟通,展示教育教学过程,宣传正确的育人观,征求家 长和社会各方面对学校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挖掘资源,为教育教 学服务,构建有效“三结合”教育平台,使学校教育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共同推进文明学校建设 。二、工作中的不足 首先要着力解决的是部分教师的事业观、教学观、教育观、育人观问题,对可能存在着职业倦怠思想配合工会,做好更有效的调解和调动;在教育学生方面,要更注重情感因素,把德育放在首位,教育方法和手段要多样,要因材施教;另外在班级管理方面,部分班主任不能够实施精细化管理,没有很好的管理对策,面对一些问题很被动的去处理,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德育工作科学持续健康发展,班级管理不够严格 。其次、在家校结合方面部分班主任能和合理的利用《家校联系卡》,定期和家长取得联系,但是有的班主任可能存在发现问题才与家长联系的现象,这样就使得家校结合的不够全面和广泛,另外,针对学生学业情况,任课老师与家长联系的也不够主动 。第三、在学科育人方面,部分教师存在着侧重知识传授,不能够很好的挖掘教材育人因素,不能够适时、事事、时时育人 。第四、班级德育活动不能够适时、有效开展,部分班级还存在挤占德育教育时间的现象,没有认识到有效活动对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第五、学生纪律卫生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教育,做到人人有事做,人人抢事做,人人争着把事做好 。最后、学校广播、电台系统还没有正常运转,没有真正发挥其育人的作用 。三、今后工作设想 1、进一步加强师德教育,通过多种有效形式,引导广大教师爱岗敬业,爱生奉献 。2、进一步加强三结合教育,办好家长学校,探索有效的办学模式,进一步挖掘社会育人资源,让学生在社会中体验生活,体验成长快乐 。有效发挥三结合育人作用 。3、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合理布置道路两旁橱窗、教学楼内外文化,充分发挥校园广播系统的宣传作用,让积极上进的舆论充满校园 。4、进一步加强学生管理,发挥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 。5、实施精细化管理,探索有效方法和途径 。6、进一步制定好德育工作计划,并能集思广益,开展形式丰富的、学生喜欢并能达成共识的活动,提高活动的实效性,寓理于乐是我们的宗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