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先队辅导员事迹材料|少先队辅导员先进事迹材料( 三 )


三、擎一盏明灯,照亮孩子们成长的路
活动是少先队的生命 。为使队员主动、全面、和谐地成长,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彭晓灿担任大队辅导员以来创造性地培养队员的创新素质,用活动开启幼儿的智慧之门,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活动中受到教育,并坚持活动常创常新的原则,使学生在每一次活动中都有新的体验,新的收获 。
在成人的眼里,孩子始终是弱小的,处处都需倍加呵护 。可彭晓灿认准一个理,只要是孩子们需要的、喜欢的,就应该鼓励他们大胆地去探索、去创设、去体验 。基于这种认识,她开展了新世纪我能行体验活动 。在内容上,她在现实和可行的前提下,力求体验活动多元化、多层次、多方位 。例如在我来当妈妈活动中,她带着孩子们做饭、洗菜、洗碗,让他们体验劳动的艰辛,分享劳动的快乐;让孩子们学着给小宝宝盖被踢翻的被子,使他们体验到长辈的辛苦和人间的真情,潜意识地培养他们尊敬长辈的自觉性 。此外,他们还开展了我来当老师、争当花好少年等一系列活动 。丰富的体验活动使队员自信心大增,受益匪浅 。
为了让城里的孩子更多地了解社会的艰辛,珍惜现有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彭晓灿将城乡少年儿童手拉手活动当作培养队员良好思想品德的重要手段,推进城乡少先队心连心进程 。每天节约一分钱,就可以实现一个人的梦想她先后组织近XX名少先队员,与小碧中心小学1000名乡村小伙伴建立起友好联系,还两次邀请他们到城里做客 。结合扶贫助学活动,发动师生先后为小碧的贫困学生捐款5万元,书籍近万册,衣物、文具1万多件,为娄底二小颜博(烧伤)捐款八千多元 。
当一个人将全部爱心都献给一项事业时,她往往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找到别人无法找到的奥秘,并因此成就一番新的事业 。第一次收到学生们的小制作作品时,彭晓灿惊呆了:几个普通的易拉罐首尾相连,几十个矿泉水瓶盖均匀地粘贴在两旁,一辆小火车便轰隆隆地开来;几片小碎布,一把小剪刀经过两只肉乎乎小手的一番修理后,一幅少数民族儿童载歌载舞的画面跃然而出原来每个学生都是天才,每个学生都是发明家,关键在于老师怎么根据学生个性进行引导 。她的这些想法与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不谋而合 。在彭晓灿的倡导和组织下,娄底四小特色活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于是,科技小制作、小发明、小创造活动此起彼伏 。学生们想什么做什么,做什么像什么,动手能力大为提高,作品多次在区、市及湖南省等大型比赛中获奖 。于是,红领巾广播站越办越红火,一批又一批文学和新闻爱好者被小广播站凝聚在一起,他们深入到校园的各个角落采写新闻,通过广播传送给每一个人 。于是鼓号队成立了,宣传队也成立了,少先队员们奔农村、下工厂,深入生产一线,进入各个居民区,宣传安全知识,倡导人人文明,成为了安全生产和环境建设的忠实支持者和好帮手 。特色活动不仅充分发挥了每一名学生的特长,而且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