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 账上861亿现金全是假的!河南一大型企业爆雷( 二 )


证监会根据2019年《证券法》第一百九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 , 对永城煤电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给予警告 , 并处以300万元罚款;对强岱民(2019年5月17日至证监会调查时任永煤控股党委书记、董事长)给予警告 , 并处以55万元罚款;对任树明(2020年3月12日至证监会调查时任永煤控股总会计师、董事)、孙广建(2020年5月至证监会调查时任永煤控股董事、总经理)、张志勇(2016年12月份至2020年5月任永煤控股董事、总经理)给予警告 , 并分别处以50万元罚款 。
证监会根据2005年《证券法》第一百九十三条第一款 , 对侯世宁(2016年至2019年5月任永煤控股党委书记、董事长)给予警告 , 并处以15万元罚款;对成雪梅(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任永煤控股董事、总会计师)给予警告 , 并处以10万元罚款 。 上诉6名高管合计处以230万罚款 。
董事长、总经理变更
发债业务被暂停
永煤控股今年4月9日在上海清算所发布公告称 , 强岱民不再担任公司董事长 , 由孙广建担任 。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和信息披露事务负责人也同步由强岱民变更为孙广建 。
7月14日 , 公司发布公告称 , 孙广建不再担任公司总经理 。
7月27日 , 公司接到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 。 7月30日 , 公司发布公告称 , 强岱民不再担任公司董事 。
永煤控股2020年年报显示 , 公司总资产约为1721.6亿元 。
回顾永煤案始末 , 2020年11月10日 , 永煤控股突发债券违约 , 引发了债券市场一场猛烈的风暴 。 永煤控股当日公告“20永煤SCP003”到期无法偿付本息 , 本金10亿元 , 构成实质违约 。
违约导火索引燃 , 触发永煤150亿元存续债券、豫能化115亿元的债券交叉违约风险 。 全国煤炭类债券、河北、山西甚至云南等地的国企债均受波及 , 一级市场被迫取消发行 , 二级市场遭抛售大跌 。 11月24日 , “20永煤SCP003”“50%兑付+50%270天展期”的方案获通过 , 永煤债券违约危机最终免于触发交叉违约 。
证监会随即于去年11月27日发布消息称 , 决定依法对永煤控股及希格玛会计师事务所立案调查 。 随着监管出手和积极表态 , 信用债市场风波平息 。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今年1月14日发布自律处分信息 , 对永煤控股予以公开谴责 , 暂停其债务融资工具相关业务1年 , 责令其针对本次事件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整改 。
永煤控股的违约还涉及了多家机构违规 。 交易商协会网站1月15日消息 , 交易商协会对永煤控股相关11家机构作出处分决定 。 其中包括2家发行人、1家会计事务所、1家评级机构以及7家金融机构 。
经自律处分会议审议 , 交易商协会对永煤控股予以公开谴责的顶格处理 , 对河南能化予以严重警告 , 对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希格玛会计师事务所、海通证券、海通期货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海通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东海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等6家机构予以警告 , 对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主承销商予以通报批评或诫勉谈话 。 11家机构中 , 有4家机构被暂停一定期限业务 。 此外 , 交易商协会责令永煤控股和河南能化向市场公开致歉 。
新增1.6亿银行授信到账 成立8个专项小组谋“改革重生”
今年6月4日 ,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自永煤控股方面获悉 , 其旗下主要子公司永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煤集团)与平顶山银行合作新增授信1.6亿元已到账 , 永煤控股方面将此视为公司落实“改革重生”工作在融资领域的破冰之举 。
记者获取的一份永煤控股内部文件显示 , 该公司今年5月底成立了8个工作组对接豫能化集团改革重生工作 , 并按部室职责范围对应豫能化集团工作台账细化分解 , 确定69项具体工作 , 明确责任领导、责任部门、责任人 , 形成了永煤集团改革重生工作台账 。
前述8个工作组包括综合协调组、稳生产促发展组、深化改革组、债务化解组、资产审计组、转型发展组、安全稳定组、瘦身健体组 。
《每日经济新闻》2020年11月曾报道永煤集团已拖欠部分员工工资长达5个月之久 。 2021年4月初 , 永煤控股高层人事更迭 , 孙广建上任董事长 , 5月末 , 孙广建召开“劳务输出动员大会” , 动员永煤集团上下积极投身到实现职工增收企业增效的实践中 , 掀起劳务输出创业热潮 , 加快实现“瘦身健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