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贞仪 她因晚婚被骂怪物、只活了29岁,火遍全球的大清第一女科学家,为何在国内无人知晓?( 三 )


她一一解释道:看见蚂蚁群从洼地纷纷挪向高阜 , 这一年将有涝灾;观察到天空中的云常常呈现鱼鳞状 , 没有出现圆锥形的雨云 , 就推测将会有旱灾 。
从自然中窥得气候的奥秘 , 并将天文学“学以致用” , 更好地指导农家从事生产生活 , 真正的造福于人民 , 农家们对此交口称赞 。



不惧封建传统 , 顽强反抗偏见除了天文学的造诣 , 王贞仪同时还是一位优秀的数学知识传播者 。
她将著名数学家梅文鼎的深奥著作分解成五卷本的《简单计算原理》 , 为初学者提供简单扼要学习乘除法和勾股定理的方法 。


图片来源于必应
考虑到当时数学有着高深、艰涩的学科特点 , 难以让众人理解其中的奥秘 , 她还写作了关于毕达哥拉斯定理和三角学的解释性文章 , 以及关于重力的论文用来描述“万有引力”定律 。
在学科面前 , 她虔诚研究探索 , 打破常规认知 , 为学术界带来一股新风气 。 在大众面前 , 她做好扎实的传播者、翻译家 , 让科学不再居“庙堂之高” , 科学真正普及大众 , 惠及大众 , 她当之无愧是一位卓越的科学家 。
不仅如此 , 身处在封建社会的她 , 还勇于打破迷信思想 , 鄙视风水迷信 , 她在《葬经辟异序》公开表示:风水一类的事情 , 欺骗众人 。


当官宦流行炼丹延年 , 她无所顾忌指出 , 丹药并无功效 , 炼丹是自欺欺人之举 。 后来 , 她的离经叛道因触怒了官场的常规 , 备受指摘:冒闺阁之大不韪 。
但在王贞仪看来 , 面对社会的种种不公与偏见 , 唯有女性勇敢站出来、振臂高呼 , 这个社会才能更多地看到女性力量和女性价值 。
于是 , 诗歌成为了她手中倡导女权思想的“利刃”:“丈夫之志才子胸 , 谁言女儿不英雄!” , “足行万里书万卷 , 尝拟雄心胜丈夫“!


15岁的王贞仪本就带着虔诚的奉献一生的心态来研究科学 , 于是著作一部接着一部 。 本已晚婚的她被打上“闺阁狂士”的烙印 , 周围人看她多充满不解 , 少不了在背后窃窃私语 , 但王贞仪不以为然 。
直到25岁时 , 她遇到了家境贫寒的青年秀才詹枚 , 遂坠入爱河 , 毅然嫁给爱情 。
婚后四年里 , 她操持家务的同时 , 还潜心刻苦研究科学 , 留下了几十卷在当时有着重大学科引领作用的著作 , 直至29岁因病去世 。


曾有清代著名学者钱仪吉盛赞她追求自我价值、不惧封建传统、大胆实现科学飞跃的一生:
“班昭之后 , 一人而已”;袁枚称她的诗词是“俱有奇杰之气”;《女士德卿传》评价王贞仪:“兼资文武 , 六艺旁通 , 博而能精…”


纵观王贞仪短暂的一生 , 留给后世有太多宝贵的财富 。
【王贞仪|她因晚婚被骂怪物、只活了29岁,火遍全球的大清第一女科学家,为何在国内无人知晓?】但我想 , 最重要的是 , 是她打破偏见、不屈不饶的精神永恒流传 。 她像灿烂的流星一样 , 从天际划过 , 值得后人惊叹、学习与效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