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总结:在思品课中进行创造教育( 二 )

思品课本身感情色彩重 , 只有充分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 , 促进学生情感内化 , 才能使其真正明理、导行、启迪良知 。教学中我总是注意把握好"学文明理"这一重头戏 , 以激情作为载体 , 紧扣教材 , 突出学科性 , 讲究准确性 , 力求趣味性 , 注重实效性 , 丝丝如扣进行分析 , 以情载理 , 情理交融 。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不隐瞒错误》一课中 , 对于李芳错误这一部分 , 我紧紧抓住其心情变化为线索 , 带领学生分析理清了他犯错误的思想基础 , 紧接着扣住李芳的内心活动要学生设身处地体验李芳的内心情感及思想活动 , 最后泻染李芳承认错误后受到大家的赞扬的情景 。学生边分析、边体会 , 最终发出了"承认错误是一件了不起的光彩的事"的结论 , 真可谓水到渠成 , 至今还今学生记忆犹新 。c:以情导行 , 深化情感 。思品课中学文是手段 , 激情是载体 , 导行才是目的 。如何把握好导行这一"落脚点"至关重要 。在教学中除了考虑课堂情感的延续处 , 感情的内化对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不容忽视 。因此 , 我总是顺势而为 , 重视导行与学文的有机衔接 , 充分重视每个具体事例(包括想和做练习)的情景性 , 层次性以及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来调动学生情感 , 重视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 , 让学生置身于情景中去思考、解决问题并形成能力 。例如《在不隐瞒错误》教学中 , 学生对正确对待自己的错误有一定认识后 , 我考虑补充了如何对待同学错误的练习 , 同样把它设置在文中李芳同的班上 , 利用前面铺垫的情感因素 , 使学生全面掌握了怎样才能做到不隐瞒错误这一正确观点 。(责任编辑:范文http://)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