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届三中全会|十六届六中全会心得(税务)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税收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体现在治税理念上,是手段与目标的关系,即以依法治税、科学治税,实现税收分配的公平与正义 。税收涉及社会各阶层、千家万户,应成为营造诚信友爱社会环境的媒体 。税收宏观调控的“倒逼机制”,可以激发全社会的各项活力,为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服务;妥善处理税收分配中的利益矛盾,维护安定团结,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税收具有的纠正“负外部性”功能,可以促使市场主体承担其损害环境而造成的社会成本,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
所以,要发挥税收职能,实现构建和谐社会对税收工作的要求必须坚持依法治税 。依法治税不仅是和谐社会的内部构件,更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石,是调控经济发展的杠杆,是和谐税收环境的灵魂 。但是,当前依法治税中在执法理念、执法环境、执法程序、执法手段、执法监督上还存在着一些不和谐因素,影响构建和谐社会 。
首先,执法理念落后 。在依法征税上,停留在“以法治税”的层面,固守于让纳税人守法而忽视怎样使权力服从于法,导致人治、特权思想严重,重习惯轻法律、重权力轻责任的现象时有发生,随意减免税,买税卖税,从中渔利的行为一时难以根除 。在执法规范上,“依任务治税”、“以任务论英雄”,放弃执法主体地位,盲目扩张代征 。在优质服务上,没有在政策、法律规定范围内帮助纳税人解决实际问题,给纳税人以最大的方便 。
其次,执法环境不优 。税收执法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用税人、征税人、纳税人能否和谐相处,共生共存 。实践中,税务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存在内忧外患 。一是税收立法失度,影响利益制衡 。二是行政作为失范,扭曲执法意志 。一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财政收入速度扩张,税务部门不得不将税收政策执行让位于完成计划,依法治税在这些地方受到严重的制约 。三是纳税人行为失信,规避纳税义务 。纳税人的法律意识普遍不强,纳税自觉性缺乏,有意或无意不遵守税收法律,偷、逃、骗、抗税时有发生 。
第三,执法程序不严 。税收执法程序是规范税务执法、依法行政的基础 。税收执法程序的合法可以维护税收秩序,使征收行为变得易为社会所接受 。税收征管法着重从延期纳税审批权、税收优先权、税收保全权、税收强制执行权、税务检查权、税务处罚权等方面对税收执法作了严格的程序限制 。但是,一些基层干部执法时误解、曲解、肢解税法,忽略执法中应该履行的程序,导致执法的混乱 。
要解决以上问题,在具体实践中,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对纳税人、征税人、管税人法律关系进行科学合理调整,并在三者之间形成维护各自合法权益基础上的和谐法律行为和良性互动,并正确处理以下关系 。
推荐阅读
- 祝福语|年三十团圆饭祝福语简短贺词
- 祝福语|祝贺长辈八十岁生日祝福语
- 祝福语|庆贺七十岁大寿贺词祝福语
- 祝福语|腊月二十三小年夜微信朋友圈祝福语
- 祝福语|过十八岁生日成年礼简短寄语
- 祝福语|六十大寿祝福语简短精辟短信
- 祝福语|祝长辈六十大寿祝福语
- 工作计划|幼儿园中班十二月工作计划表怎么写
- 祝福语|八十岁生日经典贺词祝福的话
- 祝福语|十岁生日祝福语简短精辟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