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评课稿范文|数学评课稿范文( 二 )



第二节石花四中冷老师的课,讲的是垂径定理 。导学案的整体设计上没什么大问题,只是“知二推三”的拓展似乎超过课标要求 。“知二求三”才是本节核心 。另外推论得出上的设计过于简略,导致学生在此处卡壳 。如果能细化一点,就可解决这个问题 。比如画一条弦CD,取CD的中点M,连接OM,求证:OM⊥CD,如果延长OM、MO分别交圆O于A、B两点,有哪些相等的弧?由此你能发现什么结论吗?其次是具备了高效课堂的某些形式,比如学生自学预习、小组合作讨论等,但不是很深入、不是很细致 。整体感觉还是老师讲的多,不过冷老师是老教师,我们同龄,思想和行为转变起来确实很困难,不要心急,只要敢于尝试,大胆放手、相信学生,我们就会在高效课堂的路上走得更好 。垂直于弦的直径教师教学用书上建议安排一个课时,实际上,应该是两个课时的内容,有必要附加一节习题课 。

第三节是王老师的旋转试卷讲评课 。我也以“三有”为关键词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即有创新、有实效、有准备 。有创新是指这种试卷讲评的模式让人耳目一新,原来肖主任主持的教研会上也对试卷讲评课做过研讨,而王老师的这节课在糅合高效课堂理念上,有创新 。比如先让学生围绕要求自己组内改正,自我纠正、查找错因、组内合作这些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方式值得学习效仿 。有实效,主要体现在错因剖析、变式练习上,从我自己的角度看,我也想这么做,但从来没试过 。因为很多学生并不清楚自己错在哪里,让他说,要么说忘记了不知道,要么半天说不到正点,所以每次试卷讲评效果不佳,错了的以后仍然会错 。而王老师的这种方法,我觉得真正把原因弄清楚了也算是把问题真正弄明白了 。其次是学生疑难点的变式练习,借助多媒体课件增大课堂容量的同时,一方面反馈改正效果,一方面进行有益的拓展延伸,增大思维含量,效果非常好 。上好试卷讲评课的关键是教师课前的准备,教师通过批阅试卷必须收集掌握第一手材料,然后备课、制作课件 。本节课王老师准备充分,特别是课件制作上,能在第二、三活动前 。出示活动要求,方便学生明白做什么,怎么做?需要商榷的是王老师对第17题的讲解似乎不很到位,虽然有学生回答了旋转中心的坐标是(5,2),也说了自己的思路 。但不科学,王老师也沿用了这种方法 。我个人觉得根据旋转的性质确定旋转中心是先找两对对应点,接着分别作两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最后两中垂线的交点才是旋转中心 。其中在网格中的技巧是尽量找是“正方形”顶点的对应点,这样容易看出垂直平分线的位置 。

当然对于部分是教师讲的,比如第16题和第20题的变式,我个人是赞赏的,高效课堂并不是不要老师讲,学生普遍感到困难的,老师讲效果并不差,怕就怕老师一讲到底,搞一言堂 。新课标中,也提到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可见,高效课堂并不排斥接受学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