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届三中全会|十六届六中全会体会(基层)( 二 )


二、统筹城乡发展 , 建设稳定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 ,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重点解决的问题 。实践证明 , 没有农村的和谐 , 就没有全面的和谐 ,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就难以真正实现 。只有把农村发展作为重中之重 , 最大限度地加快发展 , 才是构建和谐基层的根本之道 。
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 双流县承担了成都市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试点工作 。通过搞好科学规划、做强产业支柱、利用市场配置资源、建立新型城乡管理体制和推进农民生产、生活和居住方式转变等一系列措施 , 促进了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覆盖、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的进程 , 实现了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发展的良性互动 , 形成了县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 。
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 , 我们以农民利益、农村的长治久安为根本出发点 , 创新和完善了各种政策 。一是建好安居房 。采取统拆统建、统一安置的模式 , 大力实施集中安置工程 , 改善农民居住环境 。与此同时 , 实施对困难家庭危房进行改造的“安身工程” , 对农村居住危房又无经济能力改造的特困户 , 由县财政按每户6000元再加上镇和对口单位的扶助资金改造住房 , 今年计划完成200户危房改造 。二是广开就业路 , 筑牢保障线 。加大培训力度 , 实行政策扶持 , 增加就业岗位 , 实施充分就业计划 , 全力做好失地农民就业工作 。本着还利于民的原则 , 建立失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 做到老有所养 。我县现有21671名已征地农民参加了社保 , 其中有11613人享受了养老保险和住院医疗保险待遇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 做到病有所医 。今年全县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已达52.8万人 , 参保率达78.4% , 比去年提高13个百分点 。将生活困难的失地农民纳入城镇低保 , 做到困有所助 。现已基本建立起失地农民综合社会保障体系 。三是大力推动农村教育发展 。全力推动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 着力为广大农村孩子提供享有优质教育的机会 , 全力实施帮困助学 。我县计划在3年内全部实现对农村9年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收杂费 , 免收书本费和对贫困学生补助生活费的“两免一补”目标 , 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困而失学 。四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在做好村庄规划的基础上 , 大力开展村庄环境整治 , 美化村容村貌 。通过上述一系列综合性举措 , 为农村基层和谐打下扎实基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