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 清代奇案:孪生姐妹遇害,恶父问斩,后续七人丧命,知县连破迷局( 四 )


宋国军情急之下 , 便抄起桌前一把尖刀将玉钗杀死 。 此时 , 玉钗见宋国军杀死姐姐 , 顿时拼命哭喊起来 , 宋国军一急 , 回首便是一刀 , 玉钗仰面倒在了血泊之中 。 宋国军冲动杀了两人 , 立刻后悔起来 , 他挥刀砍下金钗、玉钗两颗人头 , 一边向外逃 , 一边思忖着嫁祸他人之策 。
就这样 , 宋国军明知人头尚在滴血 , 却偏提着人头走到了杜平家门口 。 之后 , 宋国军用衣襟包紧人头 , 以防淌血 , 便往四平镇而来 。 到了四平镇西的一家棺材铺 , 宋国军突然想起当年老父去世时 , 他曾到这家棺材铺 , 想赊一口棺材安葬父亲 , 哪知棺材铺的吴掌柜说什么也不答应 。 因此 , 宋国军便将两颗人头 , 挂在了棺材铺门口的树桩之上 , 便逃往他处去了 。
如今 , 且说唐知县派人四处缉拿宋国军 , 撒出去百余名衙役、捕快 , 费了数月工夫 , 才将宋国军在临县缉拿归案 。 唐知县一番严刑审讯后 , 宋国军对行凶杀人供认不讳 。 唐知县虽然得了宋国军口供 , 但深知要将他定罪 , 还需找到关键物证、两颗头颅才行 。
于是 , 唐知县又亲率衙役等人 , 前往四平镇棺材铺来查金钗、玉钗头颅 。 棺材铺的吴掌柜见知县询问人头下落 , 顿时神色慌张 , 死活也不肯承认见过两颗人头 。 唐知县情知吴掌柜说谎 , 便命衙役等人在院中四处挖掘寻找 。 最终 , 在院中的老槐树下挖出金钗、玉钗头颅;而其他的一众衙役 , 竟又在墙角处陆续挖出了六具男尸 。
金钗、玉钗被杀一案刚有眉目 , 不想又发现了六具尸体 , 唐知县赶紧近前查看 。 只见六具尸体在两处坑中挖出:一坑中的两个男子 , 一个是头部塌陷 , 显然是被钝器击上颅骨致命;另一人则是后背有两处刀伤 , 显然是被人从后袭击而亡;而一坑中的四个男子 , 则全身并无明显伤痕 , 经仵作验尸后认定 , 均系中毒而死 。
唐知县深知六人命案 , 关系非同小可 , 便将吴掌柜缉拿归案 , 一番审讯才尽得实情 。 原来 , 这吴掌柜表面是个商贾之人 , 年轻时却混过绿林黑道 , 这些年金盆洗手后一直未再作案 。 不想前两日 , 镇上竟先后来了两伙行路客商 , 吴掌柜见他们行囊沉重 , 便动了杀人劫财之心 。 于是 , 他便隐身路边 , 用钢刀突袭杀死一人后 , 又挥动斧头砸死了另一个人;之后 , 吴掌柜又伙同妻子姜氏 , 毒死了四个进货的行路客商 , 便将这些人都埋在了自家后院中 , 不想今日事发 。
最终 , 唐知县将宋国军、吴掌柜二人凌迟处死;吴掌柜之妻姜氏也被判了斩刑;之后 , 唐知县又奏报州府 , 为误抓杜平致死一事请罪 。 结果 , 州府认定唐知县并无重大过错 , 杜平只是一时愤懑而死 , 对唐知县罚薪半载 , 用以周济杜平老母 。 至此 , 一桩清代奇案 , 就此终结!
【光绪|清代奇案:孪生姐妹遇害,恶父问斩,后续七人丧命,知县连破迷局】案后微评:孔子日 , “圣人不博”、“因其兼行恶道也” 。 韩非子认为“儒者以为害义 , 故不博也” 。 更有古人一针见血指出:赌博可以使人 , “廉耻之意弛 , 而忿戾之色发也” 。 赌博作为由来已久的社会恶习 , 不仅让人玩物丧志、荡尽家财 , 更会使人利令智昏 , 无所不用其极!案中的翟大光痴迷赌博 , 最终害死了双胞胎女儿 , 自己也落得个名败身死下场 , 实在是可悲至极;而宋国军杀人、吴掌柜害命 , 都是自以为暗算无常、无人知晓 。 其实质 , 也是在拿生命做一场豪赌 , 熟料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 两人算是输得灰飞烟灭、干净彻底!

推荐阅读